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我国“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理论模型和运作研究

Theoretic Model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of"Company &Farmers"Supply Chains in China

纸书售价: 40.0 纸书定价:¥50.0 电子书售价: 20.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有关概念界定
一 “农户”概念界定
二 “公司”(龙头企业)概念界定
三 “契约”(订单)概念界定
四 “行为偏好”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农产品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
二 考虑行为偏好的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协调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的渠道交易治理
第一节 不同国家农产品供应链的典型渠道结构
一 美国农产品供应链的渠道结构
二 欧盟农产品供应链的渠道结构
三 日本农产品供应链的渠道结构
四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渠道结构
第二节 渠道治理模式与农户专用性投资激励
一 问题描述
二 纵向一体化模式
三 事后不协商的分散决策模式
四 事后再协商的分散决策模式
五 事后再协商治理模式下的超额利润分配
第三节 契约期限对于公司和农户交易稳定性的影响
一 问题描述
二 公司和农户间短期契约的实施效果分析
三 公司和农户间长期契约的实施效果分析
第四节 农户联合与农产品供应链渠道结构优化
一 问题描述
二 单个农户与公司交易时的双边投资行为
三 农户联合与公司交易时的双边投资行为
第五节 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实施可追溯系统的行为分析
一 问题描述
二 农产品供应链成员收益函数构建
(一)零售企业利润函数的构建
(二)加工企业利润函数的构建
(三)农户利润函数的构建
三 供应链成员实施可追溯系统的行为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生产治理
第一节 农户生产行为监管困境
一 农户“搭便车”行为的演化
二 公司难以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管
三 农业合作社内部治理本身的缺陷
第二节 通过实施清退威胁来强化正式约束机制
一 问题描述
二 缺乏清退威慑时的农户“搭便车”行为演化
三 存在清退威慑时的农户“搭便车”行为演化
四 增强清退威慑力度的政策建议
(一)提升合作社的服务水平
(二)增强合作社的品牌影响力
(三)构建合理的盈余分配机制
第三节 基于社会资本来设计非正式约束机制
一 问题描述
二 合作社生产和村庄交往之间的关联博弈
三 强化社会资本治理作用的可行路径
第四节 培育农户间互相监督的强互惠行为
一 问题描述
二 强互惠行为影响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水平的理论模型
三 强互惠行为影响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数值仿真
四 培育农户强互惠行为的政策建议
(一)通过增强农户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来重塑合作社结构
(二)通过奖惩制度和文化营造来培育强互惠者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公平偏好与“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运作
第一节 中西方公平理论基本内涵
一 公平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变
二 公平理论在我国的历史演变
三 我国农民公平观念的表现和特征
第二节 农户公平偏好与“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渠道治理
一 问题描述
二 农户和公司效用函数的构建
(一)情形1:农户为公平中性
(二)情形2:农户具有公平偏好
三 农户公平偏好影响双方交易行为的理论模型
(一)情形1:农户为公平中性
(二)情形2:农户具有公平偏好
四 农户公平偏好影响双方交易效率的数值仿真
(一)I*、I'*随W的变化趋势
(二)I'*随α的变化关系
(三)随W的变化趋势
(四)随W的变化趋势
(五)随W的变化趋势
(六)与之间的大小关系
第三节 考虑参照点效应的农户公平偏好影响
一 问题描述
二 两种参照点影响农户和公司交易行为的理论模型
(一)情形1:农户为公平中性
(二)情形2:农户具有依赖现状参照点的公平偏好
(三)情形3:农户具有依赖非现状参照点的公平偏好
三 两种参照点影响双方交易效率的数值仿真
(一)三种情形下的生产质量水平比较
(二)三种情形下的收购价格比较
(三)三种情形下的农户效用水平比较
(四)三种情形下公司效用水平比较
(五)三种情形下农户效用与公司效用比值的比较
(六)三种情形下供应链整体效用水平的比较
第四节 考虑风险修正因子的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优化
一 问题描述
二 农产品供应链运作面临的主要风险归纳
(一)市场风险
(二)环境风险
(三)合作风险
(四)技术风险
(五)组织风险
三 传统沙普利值法的利益分配局限性
四 考虑风险修正因子的沙普利值法
第五节 农户公平偏好对于农业合作社治理的影响
一 问题描述
二 农户具有公平偏好时的合作社生产规范演化模型
三 合作社农户生产规范的演化逻辑分析
(一)kΔq-Δc-(1 +α)pkΔq- cr≥0
四 合作社农户生产规范演化过程的数值仿真
(一)农户公平偏好对合作社生产规范演化趋势影响
(二)x0对合作社生产规范演化趋势的影响
(三)k和Δc对合作社生产规范演化趋势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的认证行为研究
第一节 认证制度的作用及其发展现状
一 认证制度在解决农产品市场失灵问题中的作用
二 农产品认证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认证制度对农产品企业生产行为的影响
一 哈耶克“社会秩序二 元观”的内涵
二 问题描述
三 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影响下的企业生产行为演化模型
(一)仅有内部规则影响下的农产品企业生产行为演化模型
(二)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共同影响下的企业生产行为演化模型
四 企业生产行为演化结果和速度的数值仿真
(一)认证制度未介入时企业生产行为演化结果和速度的数值仿真
1.初始阶段选择生产高质量农产品企业比例的影响
2.高质量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
3.市场上有限理性消费者比例的影响
4.不公平规避系数的影响
(二)认证制度介入后企业生产行为演化结果和速度的仿真分析
1.高质量农产品通过认证概率的影响
2.低质量农产品通过认证概率的影响
第三节 消费者有限理性与农产品认证制度有效性分析
一 问题描述
二 不同认证行为组合下的企业利润函数构建
(一)两家企业均选择不认证(NN)
(二)企业L选择不认证,企业H选择认证(NC)
(三)企业L选择认证,企业H选择不认证(CN)
(四)两家企业均选择认证(CC)
三 不同认证行为组织下的市场均衡结果比较
(一)市场份额对比
(二)销售价格对比
(三)企业所获利润对比
(四)市场均衡结果分析
四 自愿性认证制度有效性的数值仿真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类特殊的“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农超对接
第一节 “农超对接”供应链发展现状和基本特征
一 国内外“农超对接”供应链发展现状
二 我国“农超对接”供应链基本特征
第二节 通道费对“农超对接”供应链运作的影响
一 问题描述
二 超市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收益分析
(一)情形1:超市和基地间不存在其他利益机制
(二)情形2:超市向基地收取通道费
(三)情形3:超市和基地分享收益
三 超市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收益的数值仿真
第三节 现货市场对“农超对接”供应链运作的影响
一 问题描述
二 基于空间双边垄断模型的市场竞争分析
第四节 影响“农超对接”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因素分析
一 问题描述和相关假设
(一)农户特征
(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三)定价方式
(四)交易成本
(五)资金结算方式
(六)政府政策扶持
(七)声誉
(八)信任及沟通的有效性
二 DEMATEL方法介绍
三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第五节 超市选择生鲜农产品采购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一 问题描述
二 生鲜农产品不同采购模式模型构建和分析
(一)传统“超市+农户”模式
(二)“超市+合作基地”模式
(三)“超市+自建基地”模式
第六节 合作社选择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一 问题描述
二 生鲜农产品不同销售模式的模型构建和分析
(一)直供直销(dc模式)
(二)和超市开展松散合作(lc模式)
(三)和超市开展紧密合作(sc模式)
三 生鲜农产品不同销售模式的数值仿真
(一)不同模式下的生产努力投入对比
(二)不同模式下的销售努力投入对比
(三)不同模式下的合作社效用水平对比
(四)不同模式下的超市效用水平对比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升级路径选择
第一节 “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的不同现实形态
(一)“公司+基地+农户”
(二)“公司+合作社+农户”
(三)“农户+合作社+自办公司”
(四)不同形态“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
第二节 “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升级面临的现实背景
(一)农户“被合作”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合作社“有名无实”
(二)服务次序存在偏差,服务功能较为单一 
(三)合作社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实现规范运行
(四)社会信任普遍缺失,合作社治理难度加大
第三节 推动“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 进一步发挥公司(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一)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
(二)进一步完善生产基地建设
(三)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四)进一步创新流通方式
(五)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
二 支持家庭农场成为合作社的中坚力量
(一)组织运作更为稳定
(二)组织决策更为民主
(三)组织发展更有动力
三 构建涵盖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综合功能体
(一)专业合作
(二)供销合作
(三)信用合作
四 营造组织内部信任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一)构建组织内部信任的正式制度
(二)营造组织内部信任的非正式制度
五 加强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
(一)积极从外部引进高素质人才
(二)大力加强新型农民培养
(三)促进合作社带头人成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