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资讯 > 社内动态>社内动态详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发布日期:2019-04-17 10:3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日前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4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协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梁言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




  谢伏瞻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和研究阐释,将其作为全院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套丛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希望有关部门做好这套丛书的使用和推广工作,为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伏瞻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二要全面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重大理论贡献;三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谢伏瞻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各环节;坚持以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和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真正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凝聚同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梁言顺


  

  梁言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他就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谈了三点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学问,要求我们研究阐释在学理化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现实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要求我们研究阐释在深入实践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植于人民的理论,要求我们“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他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重大课题、廓清大是大非的大学问。这一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都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思想又不是一般的理论,它是指引近九千万党员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的理论,是激励近十四亿人民向幸福进发的理论,是引领东方大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机的理论。对哲学社会工作者来说,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做真学问,而且是做大学问。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


  

  张首映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它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聆听时代声音,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全面深刻地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求我们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理解其理论体系、把握其精神要义、掌握其本质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是一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丛书,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杨笑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出席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丛书总策划赵剑英代表出版方介绍了丛书出版情况。据赵剑英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约300万字,历时三年多,由近百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完成。该丛书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担当。具体来说,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系统性。丛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跨学科、多视角、全领域的阐释,同时,对每一具体领域的研究也注重完整性和系统性。二是准确性。丛书的撰写,体现了很高的政治站位,体现了科学、严谨、扎实的学风,特别注重读原著、悟原理,力争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三是学理性。从内容上来看,丛书结合不同学科视野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题主线、主要观点和核心要义,阐明了这一重要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揭示了这一重要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从总体上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内在逻辑;从语言上来看,丛书注重专业表达,力求把政治语言转化为学术语言和大众语言。



  据悉,该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共十二本,分别为:《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该丛书分十二个专题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主要观点、精神实质,阐明这一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分析这一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呈现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伟大意义。该丛书注重在理论的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力求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对于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原所长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洪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进等作者代表先后围绕著作的创作主旨、主要特点、理论创新、学术意义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原所长李林


  

  作为丛书中《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一书作者,李林就新时代中国法学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谈了心得。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指南和根本宗旨,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中国法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进行研究和阐释;二是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战略价值进行研究和阐释;三是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研究和阐释;四是加强对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构建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研究和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


  

  据卜宪群介绍,《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一书初步探索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观。其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创造性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道路的内在关系。第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创造性地阐述了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不懈精神追求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本着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尊重与思考的态度,创造性地阐述了如何挖掘与借鉴历史经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服务。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教科书。第四,从人类文明进程相互交融的历史经验出发,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出发,从当代中国崛起和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应承担的使命出发,从当今世界格局所发生的问题出发,创造性地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第五,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出发,从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秉承的历史使命出发,从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出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创造性地阐释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思想。第六,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创造性地阐释了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


  

  通过参与写作《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张晓晶感受到,在中国的语境中,政治经济学早已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门类。它代表着对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并且指导实践,其作用远远超越了学术或学科建设的范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张晓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框架、指导原则和主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也为我们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重要遵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竭源泉。实践还在向纵深拓展,理论不可能止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洪源


  

  杨洪源介绍了《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一书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情况。该书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了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科学解决的哲学思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境界;凝结了当今时代发展大趋势的哲学概括,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新境界;凝结了人民大众实践探索的哲学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精髓要义;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哲学立场;辩证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哲学方法;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石。杨洪源表示,今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就要把理论和实践、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学懂弄通落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进



  据徐进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一书将习近平外交思想表述为:一种环境、两个目标、三个抓手。“一种环境”就是坚持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不动摇,“两个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体,“三个抓手”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贡献人类共同价值。徐进表示,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中国进入民族复兴关键阶段历史进程中,从新时代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宏伟实践中产生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以及新形势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外交等重大问题,明确了现阶段对外工作的形势、目标和抓手,是一个科学、系统、完备的思想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宣传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来自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大中央媒体记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总策划 赵剑英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