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经济运行分析:1953~1957

纸书售价: 78.4 纸书定价:¥98.0 电子书售价: 39.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论
一 1953—1957年经济发展与体制变革概述
二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三 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四 国际环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确定和办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确定
一 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和环境
二 “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形成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一 “一五”计划的编制过程
二 “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
三 “一五”计划对几个经济关系的处理
第三节 应对经济“紧运行”的综合平衡办法
一 1953年的“小冒进”与稳步前进方针的提出
二 1956年“冒进”的形成
三 “反冒进”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四 “八大”前后的继续“反冒进”
第二章 “一五”时期市场与计划的矛盾及制度变革
第一节 “一五”初期的商品市场基础
一 市场结构
二 市场调节机制
第二节 “一五”期间计划与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 基本建设投资骤增与两次冒进
二 流通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
三 市场竞争对计划安排的冲击
第三节 “一五”时期的制度变革
一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加快
二 迅速控制工农业产品大部分货源,对主要物资的计划管理加强
三 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分配的种类和范围增加速度加快,计划分配逐步制度化
四 部分消费品实行计划分配,开始按票证供应
五 对自由市场的管理逐步加强
六 物价管理权限集中到中央
第三章 微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解决办法
第一节 农业小生产与高积累的矛盾
一 新民主主义制度下的农业生产情况
二 计划制度下的农业生产剩余与分配
三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分析
第二节 私营经济与发展战略的矛盾
一 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
二 走向公私合营的私营工商业
三 私营工商业被改造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国营经济经营管理中的矛盾
一 “一长制”与党委领导制的争论
二 国营企业运行中的效率分析
三 企业运行中的激励不足问题
第四章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第一节 分散的小农经济与高积累的矛盾
一 新民主主义制度下的农业生产情况
二 小农经济与国家高积累的矛盾
第二节 国家的农业发展计划、政策和投资
一 国家的农业发展计划和措施
二 国家对农业的投资
第三节 农业技术的进步
一 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
二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和牲畜疫病的防治
三 农作物耕作技术和栽培技术的改革
四 改良旧式农具和推广新式农具
五 土壤改良和增施肥料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的迅速实现
一 农业合作化的稳步发展
二 农业合作化进程的加快
三 农业合作化提前完成
四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体制的调整及其中断
第五节 1953—1957年农业发展情况
一 农作物业的发展
二 畜牧业的发展
三 林业的发展
四 渔业生产的发展
五 农业发展速度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五章 以工业为核心的基本建设推进
第一节 基本建设投资结构与基本建设体制的关系
一 新中国的投资结构取决于旧中国的经济遗产
二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利弊得失
三 资金筹集与投资体制变迁
第二节 工业基本建设的结构与布局辨析
一 重点建设项目确立的指导思想
二 轻重工业投资比重与农轻重的关系
三 沿海与内地布局的变化因素
第三节 工业基本建设决策的实践
一 “外援”与“引进”的利用
二 地质勘测与设计业的成长
三 “条条”与“块块”的协作配合
第四节 工业基本建设对后发国家工业化的意义
一 基础工业与基础设施的价值
二 能源、原材料的作用
三 装备制造工业起步与工业化根基的确立
四 建筑业的发展保证了基本建设的实施
第六章 交通通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一节 1953—1957年中国交通通信业发展概述
一 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及影响
二 交通通信业总体发展状况
三 突出的计划管理特点
四 苏联经验的影响
第二节 交通通信业的发展和增长
一 铁路行业的发展与增长
二 公路运输业的发展
三 水运事业的发展
四 航空事业的起步
五 邮电通信业的缓慢发展
第三节 国外经验与历史启示
一 国外发展经验
二 “一五”期间中国交通通信业发展的绩效分析
第七章 生产建设型财政的形成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1953—1957年的财政体制分析
一 中央对财权的集中
二 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变化
三 1957年对财政体制的改革
第二节 1953—1957年财政收支情况分析
一 财政运行的整体情况
二 财政各年运行的具体特点和问题
第三节 国家财政对“一五”计划完成的贡献
一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财政资金的大量需求
二 “一五”时期中央政府主导的经济建设
三 财政收支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八章 金融制度的变迁与金融资金的计划运行
第一节 金融体制的高度集权化
一 金融体系的集权化
二 金融管理体制的集权化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进一步萎缩
一 投资公司的兴办与关闭
二 商业信用的清理与禁止
第三节 信贷资金的计划运行
一 国家银行信贷资金来源
二 国家银行信贷资金的运用
三 信贷资金计划运行的两次失误
第四节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 信贷杠杆促进社会主义改造
二 支持国营经济的发展
三 促进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生产
第九章 两大阵营下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 “一五”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与对外贸易的新发展
一 “一五”计划时期中苏关系的新变化及对中苏贸易的影响
二 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间贸易关系得到强化
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的拓展
四 与资本主义国家间反对“封锁”“禁运”的新突破
第二节 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变化及成因分析
一 工业化战略对进口需要的带动
二 国内生产力水平对出口能力的制约
第三节 对外贸易领域集中统一经营管理体制的强化与确立
一 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变化
二 对外贸易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形成中的历史因素
三 “一五”时期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的效果分析
第四节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发展
一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二万隆会议及对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
三 对外援助的规模和效果
第十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工业化战略的诉求
一 科技进步: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诉求
二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进步
第二节 科技进步的现实选择分析
一 科技进步的条件
二 引进与创新相结合,提倡百家争鸣
三 全民动员:技术革新运动
第三节 科研体制的建立和人才的培养
一 制度和人才:科技进步的保障
二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及其方针政策
三 科研体制的建立及特征
四 科技发展的规划:指引科研方向
五 教育变革:培养科技人才
第四节 科技进步与经济绩效的分析
一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二 工农业科技进步和工业基础的建立
第十一章 劳动就业和工资福利的变化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日渐式微
一 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分割
二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况
三 劳动力市场式微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节 劳动就业政策及其实施
一 劳动力资源供给增加和就业压力加大
二 就业政策的调整和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的形成
三 解决就业的办法和效果
四 就业政策的执行效果
第三节 工资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趋势
一 国有单位工资制度的改革
二 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
三 职工工资水平和结构的变化
四 职工工资增长中的关系处理
第四节 职工劳动保险和劳保福利
一 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三 职工生活福利的进一步丰富
四 劳动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