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群体性事件发生学研究

A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OF MASS INCIDENTS

纸书售价: 64.0 纸书定价:¥80.0 电子书售价: 80.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理论
(二)国内研究
三 研究的进路方法
(一)发生学意义上的“过程”
(二)“过程”中的结构与行动
(三)材料及运用技术
四 研究写作的思路、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一 学术界关于群体性事件分类研究的成果及其缺憾
二 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分类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三 冲突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理想类型”
(一)群体性事件的分类维度
(二)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类型及其实例分析
(三)初始矛盾、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演化关系
第二章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过程要素——以孟连“7·19”事件和阳县“4·1”事件为例
一 孟连“7·19”事件
(一)橡胶企业改制遗留隐患及利益分配矛盾显现
(二)林权改革、胶农维权与矛盾激化
(三)“7·19”事件事发经过
(四)“7·19”事件之后
二 阳县“4·1”事件
三 两个事件的基本过程要素及提出的问题
第三章 群体性事件初始矛盾形态的生成
一 社会转型期影响行动者行动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主导经济建设
(二)社会结构变化
(三)社会失范
(四)总体性社会控制瓦解
二 利益性矛盾的生成
(一)无规则的行动
(二)政府的反规则行动
(三)民众的反规则行动
三 价值性矛盾的生成
(一)强制性利益调整
(二)差距化生存状态
(三)价值共识缺乏
第四章 利益性冲突事件的发生机理与逻辑
一 共意的建构
(一)共意建构的结构基础:同质性
(二)共意建构的关键机制:共意动员
(三)“搭便车”心理的克服
二 行动的组织与动员
(一)组织者的产生
(二)组织者的组织准备行为
三 体制内行动的失败与正式控制机制的失效
(一)正式控制机制的构成
(二)合意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失效:合意贫困化
(三)决定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失效:司法的闲置
(四)辅助性控制机制的失效:实践与表达的背离
四 体制外群体行动
(一)体制外群体行动的合法性空间及实践样态
(二)体制外群体行动的逻辑与策略
第五章 价值性冲突事件的发生机理与逻辑
一 转化型事件中的政府角色变异
(一)政府立场的偏差
(二)压力型维稳的影响
(三)政府万能观的支配
二 不满宣泄型事件中的导火索
(一)导火索本身的内聚力
(二)临时性聚合人群的符号化认知和意义建构
三 不满宣泄型事件中的谣言
(一)导火索的“重要性”和“模糊性”
(二)谣言的事实外观
(三)谣言的心理基础
四 不满宣泄型事件中的行动参与
(一)情境性紧急动员和行动
(二)去个体化
第六章 当前群体性冲突的政治性解决
一 解决主体:上下夹击的地方党委政府
(一)强势的政治话语:维护社会稳定
(二)压力维稳体制下的行动应对取向:迅速摆平
二 应对模式:超常规动员与控制
(一)模糊的识别:影响稳定
(二)动员的主角:走上前台的党委政法委
(三)运转的方式:集中统一与分头负责
三 行动策略:“左手一巴掌右手一把糖”
(一)抓人
(二)疏导
(三)妥协
(四)抑外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