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被害人自我答责研究

RESEARCH ON VICTIMS' SELF-RESPONSIBILITY

纸书售价: 78.4 纸书定价:¥98.0 电子书售价: 39.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
第二节 现有研究
一 德国的研究现状
二 日本的研究现状
三 我国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自我答责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自我答责的法哲学根据——自我决定及其实现的自由
一 自我答责的法哲学根基——自由
二 自我答责的法哲学根基——自我决定
三 从抽象的法层面理解自我答责
第二节 自我答责的解释学根据:任意、行为与结果的统一体
一 自我决定者任意改变“意志”,形成“任意”
二 “任意”贯穿法益侵害行为始终
三 形成了“任意、行为与结果的统一体”
第三节 自我答责理论与刑事责任论
一 冯军教授的观点
二 本书的观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的展开
第一节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含义
第二节 何以被害人自我答责
一 前提性讨论——被害人自我答责的地位与作用
二 行为人没有实现不被允许的危险
三 被害人行为的正犯性
第三节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成立条件
一 答责主体、答责行为和结果
二 能够答责的法益范围——复数法益下的被害人自我答责
第四节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类型
一 冯军教授的分类
二 山中敬一教授的分类
三 本书的分类
第五节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排除
一 被害人心智不成熟、欠缺经验
二 法益的限制
三 行为人的优势风险认知
四 行为人是义务犯的场合(制度化管辖义务的场合)
五 间接正犯的场合
第六节 对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的质疑及回应
一 不讲理的判断
二 对被害人双重不利的结果
三 不同问题的同等看待
第七节 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内涵的进一步厘清
一 被害人自我答责与被害人承诺的区别
二 被害人自我答责与自损行为
三 被害人自我答责与被害人过错
四 被害人自我答责与被害人信条学
第八节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理论意义
二 对中国司法的积极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危险接受与被害人自我答责
第一节 问题所在
第二节 判例的整理
一 德国判例的整理
二 日本判例的整理
三 我国判例的整理
第三节 危险接受之被害人承诺理论的解决
一 日本的学说
二 德国的学说
三 我国的学说
四 被害人承诺理论的问题点
第四节 危险接受的客观归责论的解决
一 德国的学说
二 日本的学说
第五节 德、日其他理论述评
一 注意义务违反欠缺论
二 行为危险否定说
三 被允许的危险论(正当化的危险理论)
四 社会相当性说
五 责任阻却说
六 信赖原则说
七 岛田聪一郎的见解——复合的视点
第六节 我国的学说
一 冯军教授的观点
二 张明楷教授的观点
第七节 本书的观点——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
一 问题所在
二 危险接受的分类与被害人自我答责
三 进一步阐释——被害人自我答责与过失正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杀参与与被害人自我答责
第一节 问题所在
第二节 德国主要判例的分析与讨论
一 自杀之作为的参与:殉情幸存事件
二 自杀之不作为的参与:不阻止自杀案件
三 自杀之过失的参与
四 临死介助状况中作为的参与
五 临死介助状况中不作为的参与
第三节 德国主要学说的分析与探讨
一 共犯论的路径
二 准(疑似)共同正犯论的路径
三 间接正犯论的路径
四 自我答责论的路径
第四节 日本的判例和学说
一 日本的判例
二 日本的学说
第五节 我国的案例和学说
一 我国的案例
二 我国的学说
第六节 本书的观点
一 问题所在
二 自杀的性质与教唆自杀、帮助自杀罪
三 进一步阐释——当前我国认定教唆、帮助自杀成立犯罪的问题点
四 事例的结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诈骗罪中被害人错误认识、处分行为与被害人自我答责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被害人错误认识、处分行为与诈骗罪之成立
一 被害人错误认识及处分行为的意义——兼论对传统观点的质疑
二 诈骗罪中被害人错误认识的种类与被害人自我答责
第三节 诈骗罪中被害人错误认识的程度与被害人自我答责
一 问题所在
二 传统的解决方法述评
三 被害人信条学的解决方法述评
四 本书的观点——被害人自我答责的解决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 本书的基本结论
二 本书的创新之处
三 本书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