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电子书 >

中国公益基金会治理研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

纸书售价: 42.0 纸书定价:¥42.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关于基金会的研究
(二)中国关于基金会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资料
四 研究框架与创新空间
第一章 公益基金会治理理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公益、基金会及治理的概念梳理
一 公益与基金会
(一)公益
(二)基金会
二 公益基金会的特点
(一)组织性
(二)非营利性
(三)相对自治性
(四)中介性
(五)志愿公益性
三 公益基金会的类型
(一)国外的几种分类
(二)中国的几种分类
四 治理的概念解析
第二节 公益基金会治理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一)公民社会
(二)法团主义
二 治理理论
(一)契约观念
(二)效率精神
三 NPO理论
(一)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理论
(二)合约失效理论
(三)志愿失灵理论
(四)相互依赖理论
(五)供给理论
(六)社会资本理论
第三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研究的理论适用与整合
一 中国语境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及公民社会
二 治理理论与公民社会理论的整合
三 公民社会理论与NPO理论的融合
第二章 中国公益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生长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情况
一 萌芽生发期( 1981—1988年)
二 初步发展期( 1988—1995年)
三 规范发展期( 1995年至今)
第三节 中西比较中的中国公益基金会特性
一 管理导向不同:多元主义与法团主义
二 组织性质不同:财团法人与社团法人
三 发展规模不同:强与弱
四 运作形态不一:资助型与运作型
第四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存在的“合法性”分析
一 社会合法性
二 政治合法性
三 行政合法性
(一)制度约束
(二)资源约束
四 法律合法性
第三章 自组织治理:中国公益基金会内部治理理念、结构和机制
第一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的治理理念
一 哲学理念:从慈善文化到公益文明
二 公益基金会组织文化中体现的治理理念
三 公益基金会慈善不足及其理念危机
(一)“慈善的供给不足”带来的利益驱动
(二)“慈善的业余性”带来的道德约束失控
(三)“慈善的父权性”带来的非民主化和离散化
四 回归公益基金会治理理念的现实途径
(一)强化道德规范约束,树立公益性信仰
(二)优化组织结构,推进专业化发展
(三)打造“企业家”精神,强化领导力管理
第二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的法人治理结构
一 委托—代理关系衍生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 中国公益基金会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
(一)理事会
(二)监事会
(三)执行机构
三 中国公益基金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实缺陷
(一)理事会决策职能的“架空”
(二)监事会的“虚位”状态
(三)“内部人”控制
四 中国公益基金会治理结构的完善
(一)建立均衡有效的决策机制
(二)提高监事会的法律地位,扩大监事会的职权
(三)引入共同治理机制,消解“内部人控制”
第三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的治理机制
一 中国公益基金会组织治理的特殊性
(一)公益基金会缺乏“市场测试”机制
(二)多重“利益相关者”引起的模糊的公共责任
(三)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
二 中国公益基金会两大治理机制的构成
(一)激励机制
(二)监督机制
三 当前中国公益基金会治理机制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方面
(二)监督机制方面
四 中国公益基金会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一)实现激励机制良好的制度性安排
(二)完善自律、互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小结
第四章 合作治理:中国公益基金会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类社区公益基金会的成长
一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社会保障社区化
二 拿来与借鉴:西方社区基金会的历史发展与作用
三 中国类社区基金会实现社会保障社区化的基础与条件
(一)类社区基金会的建立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和社区文化认同
(二)类社区基金会的发展与正在进行的社区建设事业相辅相成,符合国家政策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
(三)类社区基金会草根性强,也符合公益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般模式
四 中国类社区基金会推进社区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类社区基金会的合法性地位,将现存的社区基金组织转变为真正的基金会
(二)与社区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相配合,加强与完善类社区基金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三)加强类社区基金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实现类社区基金会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
第二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与企业间关系
一 企业与社会公益的相关性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
(二)企业公民理念的兴起
(三)企业的公益营销
(四)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营销之差异
二 中国公益基金会与企业间合作的方式与效果
(一)企业与公益基金会合作的动因、方式与效果
(二)公益基金会与企业合作的互动与成效
三 企业与公益基金会合作的现实问题:无奈与尴尬
(一)企业缺乏社会责任
(二)企业缺乏公益营销策略
(三)不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限制了企业参与公益
(四)公益基金会没有形成向企业筹资的劝募能力
四 如何实现公益基金会与企业的双赢对接
(一)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打造企业公民形象
(二)实现税收政策支持
(三)公益基金会也需要公益营销
第三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与公民间关系
一 公民德性:公民公益行为的缘起
二 公益基金会体现的公民公益行为:公益捐赠与志愿服务
三 信任合作的治理:公民公益行为的彰扬与公益基金会发展趋向
小结
第五章 协同治理:中国公益基金会与政府的关系
第一节 公共治理变革与公益基金会的作用方式与影响
一 西方社会治理范式的变革:从传统公共行政走向现代公共治理
(一)作为一种范式理念,对公共利益的信仰是其最核心的精神价值
(二)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公共服务成为政府行为的主要目的
(三)作为与治理理论的契合,它体现了多元化的网状治理结构
二 中国政府在变革中的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与治理模式转变
三 公益基金会对政府体制变革的作用方式与影响
(一)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实现公共物品的政府替代
(二)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双向治理
(三)提供志愿供给,降低公共治理成本
(四)形成对政府行为的制约力和影响力,促进政策发展
第二节 中国政府与中国公益基金会的现实博弈与发展取向
一 信任与管制:中国政府与公益基金会的现实博弈
二 协同治理:中国政府与公益基金会关系的发展取向
(一)中国政府与公益基金会的基本关系模式
(二)协同治理:政府与公益基金会的主次地位与功能互补
(三)政府与公益基金会合作:责任范围与权限划分
第三节 中国政府改革与中国官办型公益基金会的转型
一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发生理路
二 中国官办型公益基金会形成的路径依赖及其特性
三 制度创新与中国官办型公益基金会的转型
(一)制度创新:交互式制度变迁模式
(二)官办型公益基金会的转型目标:非营利组织
小结
第六章 参与治理:中国公益基金会的发展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与中国政治民主化
一 协商民主:政治民主化的新模式
二 契合与支持:中国公益基金会对政治民主化的作用
(一)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构建协商民主的多元主体
(二)孕育参与民主型的政治文化,提供协商民主发展的知识性动力
(三)扩大社会资本存量,增强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
(四)制约并监督政治国家的权力,优化协商民主的制度条件
三 公益基金会推进政治民主化的有限性
(一)从价值取向分析,公民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民主的集体主义的冲突,使公益基金会作为公民社会组织与协商民主间产生一定的距离
(二)公益基金会组织利益表达的多元化与协商民主的社会凝聚力指向形成直接冲突
(三)公民社会组织主体的理性不足和协商政治能力贫弱限制了协商民主的顺利开展
(四)公益基金会等公民社会组织对政治权力的依赖及其产生的“政治交易”,阻碍了协商民主的真正实现
四 赋权:对中国协商民主的完善与公益基金会发展的思考
(一)以合作为前提,构建对话机制
(二)以参与为动力,提高公民民主素养与民主能力
(三)以制度为依托,保持权力间张力
第二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与中国政治社会化
一 政治社会化:含义与实现方式
(一)正式的政治社会化与非正式的政治社会化
(二)明示的政治社会化与暗示的政治社会化
(三)社会教化与公民个体的政治学习
二 中国公益基金会在促进政治社会化中的角色与功能
(一)公益基金会通过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促成政治社会化
(二)公益基金会通过对政治文化的传播和传递推进政治社会化
(三)公益基金会通过对社会政治稳定的追求实现政治社会化
三 当今中国公益基金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有效路径
(一)转变观念: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和谐发展
(二)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公益基金会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三)协调配合:保持政治社会化媒介传导的一致性
第三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与中国政治理性化
一 理性与理性化诉求:从韦伯到哈贝马斯
二 公益基金会作为公民社会组织的理性化表现
(一)组织的理性化
(二)集体行动的理性化
(三)交往的理性化
三 公益基金会推进政治理性化的发展之道
(一)要注重组织自治,推进理性的自生自发秩序
(二)加强公益基金会组织内部的民主化
(三)注重发挥国家的作用,推进组织的理性化
第四节 中国公益基金会与政治制度化
一 政治制度化及其表现方式
二 公益基金会作为社会组织的制度化建构
(一)组织具有稳定的价值观与凝聚力
(二)组织具有规范性与有序性
(三)组织具有适应性与复杂性
三 有效推进政治制度化发展:公益基金会与政治组织的制度化整合
(一)公益基金会作为社会组织在实现制度化整合上具有重要作用
(二)从实现方式上来说,制度化的政治沟通和政治参与是公益基金会作为社会组织推进政治整合的重要方式
(三)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点是,在走向制度化整合的过程中,政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地位需要加以确认和把握
小结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