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政治学方法论:理论、模型与实践

纸书售价: 44.0 纸书定价:¥55.0 电子书售价: 22.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编 政治学方法论概述
第一章 政治学方法论的学科属性
第一节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分歧
第二节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交锋
一 政治学是一门科学
(一)在科学概念匹配性上,研究过程日益遵循规范
(二)在学科内容确定性上,研究对象日益符合科学
(三)在活动主体稳定性上,理论研究日益合乎实践
(四)在学科知识系统性上,研究方法日益得到提升
(五)在价值选择可控性上,价值中立日益变得可能
二 政治学是一门哲学
(一)在科学概念匹配性上,研究结果不能经受实践检验
(二)在研究对象确定性上,研究对象未能合乎科学要求
(三)在活动主体稳定性上,研究过程偏离科学规范要求
(四)在学科知识系统性上,研究方法面临技术实现困难
(五)在价值选择可控性上,价值中立无法成为现实
第三节 政治学是一门日益趋向科学化的学科
一 科学概念的匹配性
二 研究对象的确定性
三 政治主体的稳定性
四 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五 价值判断的可控性
第二章 政治学方法论的发展逻辑
第一节 政治学方法论的发展脉络
一 中国政治学方法论的发展脉络
(一)古代政治学方法论
(二)近代政治学方法论(19世纪到新中国成立)
(三)现代政治学方法论(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二 西方政治学方法论的发展脉络
(一)古代政治学方法论
(二)西方近代政治学方法论
(三)现代政治学方法论(行为主义研究阶段17—19世纪)
(四)当代政治学方法论(后行为主义阶段20世纪以来)
三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脉络
(一)理性主义观
(二)人本主义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观
第二节 政治学方法论的发展特征
一 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交融
二 哲学和科学的双向交锋
三 理性和感性的双轨交媾
四 东方与西方的双边交错
五 主体与客体的双层交织
第三章 政治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文献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政治学方法论研究现状检视
一 政治学方法论研究取得的成就
(一)政治学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架构大体完成
(二)政治学方法论的研究视角取向日益多样
(三)政治学方法论的量化研究比例得到提高
(四)政治学方法论的统计方法应用受到认同
(五)政治学方法论的研究模式流程日趋统一
二 政治学方法论研究存有的缺陷
(一)研究论证的规范现象仍有缺失
(二)研究体系的划分标准仍有缺损
(三)研究模型的项目设置仍有缺乏
(四)研究过程的逻辑论证仍有缺少
(五)研究取向的科学方法仍有缺位
第三节 政治学方法论研究发展方向
一 政治学方法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即方法论的总体与个体相结合
二 政治学方法论的规范性和经验性相结合,即方法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三 政治学方法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即方法论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四 政治学方法论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即方法论的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相结合
五 政治学方法论的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即方法论的自主性与借鉴性相结合
第二编 政治学方法论体系
第一章 政治学方法论语义厘析
第一节 方法的定义
一 方法的定义
二 科学方法的定义
三 科学方法的内涵
第二节 方法论的含义
一 方法论
二 方法论与方法的比较
三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联系
第三节 政治学方法论的含义
一 政治学研究方法
二 政治学方法论
三 政治学方法论的要素
四 学习政治学方法论的意义
(一)引领科学研究
(二)训练思维能力
(三)培育人文精神
第二章 政治学方法论基本概念
第一节 政治主体类概念
一 国家
二 主权
三 政府
四 市民社会
五 市场
六 权力
七 权利
八 秩序
九 治理
十 共识
十一 合法性
第二节 政治价值类概念
一 集体主义
二 个人主义
三 自由
四 民主
五 独裁
六 平等
七 人权
八 正义
第三节 政治方法类概念
一 政治行为
二 政治发展
三 辩证法
四 行为主义
五 后行为主义
六 话语
七 理性选择
八 选举
九 代表
十 领导
十一 革命
十二 改革
十三 社会运动
第四节 政治组织类概念
一 集权
二 分权
三 单一制
四 联邦制
五 全球化
六 霸权
七 政治文化
第五节 政治制度类概念
一 宪法
二 君主制
三 共和制
四 一院制
五 两院制
六 官僚制
七 政党
第三章 政治学方法论体系建构
第一节 政治学方法论体系划分
第二节 政治学方法论体系建构
第三编 政治学方法论路径
第一章 政治学方法论思维路径
第一节 归纳与演绎
一 归纳的内涵
(一)归纳的作用
(二)归纳的局限
二 演绎
(一)演绎的作用
(二)演绎的局限
三 归纳和演绎的比较
第二节 思维与灵感
一 思维的内涵
(一)思维的定义
(二)思维的作用
二 灵感的内涵
(一)灵感的定义
(二)灵感的作用
三 在科学思维基础上激发灵感
第三节 分析与综合
一 分析的内涵
二 综合的内涵
三 分析和综合的矛盾分析法
第四节 具体与抽象
一 具体的内涵
二 抽象的内涵
三 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第五节 逻辑与历史
第二章 政治学方法论理论路径
第一节 无政府主义
一 理论背景
二 理论谱系
(一)个人无政府主义与集体无政府主义
(二)无政府资本主义与无政府共产主义
三 理论评论
第二节 自由主义
一 理论背景
二 理论谱系
三 理论评论
第三节 保守主义
一 理论背景
二 理论谱系
三 理论评价
第四节 民粹主义
一 理论背景
二 理论谱系
三 理论评论
第五节 社群主义
一 理论背景
二 理论谱系
三 理论评论
第六节 法团主义
一 理论背景
二 理论谱系
三 理论评价
第七节 精英主义
一 理论背景
二 理论谱系
三 理论评论
第八节 制度主义
一 理论背景
(一)旧制度主义
(二)新制度主义
(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派
二 理论谱系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RCI)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
(三)历史制度主义
(四)规范制度主义
三 理论评论
第九节 马克思主义
一 理论背景
二 理论谱系
三 理论评论
第十节 政治民主化
一 理论背景
二 理论谱系
三 理论评论
第四编 政治学方法论模型
第一章 研究选题
第一节 选题的性质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选题的矛盾
三 课题的创新
第二节 选题的原则
一 根据研究目的选题
二 根据社会需要选题
三 根据学术价值选题
四 根据研究专长选题
五 根据导师指点选题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
一 文献阅读法
二 读书交流法
三 逆向思维法
四 比较研究法
五 特定选题法
第二章 理论假设
第一节 理论内涵
一 理论要素
二 理论层次
三 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一)理论解释的适用性
(二)理论解释的精确性
(三)理论解释的间接性
第二节 假设内涵
一 假说内涵
二 假设条件
第三节 理论与假说的关系
一 理论假设的属性
二 理论假设的本质
三 检验假设的方法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设计的原则
一 规范性原则
二 科学性原则
三 原创性原则
四 计量性原则
第二节 研究设计的类型
一 历时态研究与共时态研究
二 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的流程
一 确定研究目标
二 厘定研究依据
三 界定研究内容
四 划定研究进路
五 审定研究对策
六 制定保障措施
第四章 模型建构
第一节 政治学模型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政治学模型的建构原则
一 代表性原则
二 简要性原则
三 适应性原则
第三节 政治学模型的种类划分
一 白箱模型、灰箱模型和黑箱模型
二 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三 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第四节 政治学模型的环节流程
一 模型准备
二 模型假设
三 模型构成
四 模型求解
五 模型检验
第五章 资料收集
第一节 文献研究法
一 文献概念
二 文献种类
三 文献收集方式
四 文献综述
五 文献法的作用
(一)提供相关背景资料
(二)熟悉已有研究成果
(三)帮助形成研究框架
第二节 问卷调查法
一 问卷的种类
二 问卷的构成
三 问卷设计原则
第三节 观察分析法
一 观察法种类
二 观察法步骤
三 观察法使用原则
四 观察法的优缺点
第六章 分析测量
第一节 语义分析法
第二节 信息推理法
第三节 内容测量法
第七章 理论解释
第一节 理论解释的概念
第二节 理论解释的类型
一 因果解释
二 概率解释
三 结构解释
四 功能解释
第三节 理论解释的方式
第八章 理论构造
第一节 理论本质
第二节 理论形式
一 思辨理论
二 分类理论
三 系统理论
第三节 构造流程
一 确定研究主旨
二 掌握相关知识
三 组织理论命题
四 建立演绎系统
五 运用归纳方式
六 形成研究报告
第九章 理论检验
第一节 理论检验目的
第二节 理论检验方法
第三节 修正理论模型
第五编 政治学方法论实践
第一章 政治学主题
第一节 国家说
第二节 系统说
第三节 主体说
第四节 权力说
第五节 利益说
第六节 关系说
第七节 网络说
第八节 终结说
第九节 治理说
第十节 制度说
第十一节 管理说
第十二 节策略说
第二章 政治学主体
第一节 博弈论政治学目的
第二节 博弈论政治学定义
一 规定了政治的利益基础
二 规定了政治的主要力量
三 规定了政治的基本行为
四 规定了政治的研究目的
五 规定了政治研究的重点
第三节 博弈论政治学体系
第三章 政治学主线
第一节 研究设计说明
一 研究假设
二 概念辨析
(一)政治权利
(二)政治权力
(三)民众
(四)政府
第二节 研究模型论证
一 政府和民众的博弈:投桃报李策略
二 政府与民众的博弈:以牙还牙策略
三 政府与民众的博弈:惩前毖后策略
(一)差异的投桃报李策略
(二)差异的以牙还牙策略
第三节 结论
一 在法治框架内增强政府治理的有效性,提高政府科学决策的执政能力
二 在有序参与中保障公民权利的正当性,提升民众自主管理的参政能力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