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现行征地制度下失地农民经济权益损失研究

纸书售价: 28.8 纸书定价:¥36.0 电子书售价: 14.4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概念界定
1.“征地制度”
2.“失地农民”
3.“失地农民经济权益”
4.“权利贫困”
5.“产权”
6.“产权制度”
7.“农地产权”
8.“农地产权制度”
三 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2.研究方法
3.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失地农民经济权益损失状况分析
第一节 失地农民应享有的基本经济权益
一 农地集体所有权
二 农地承包经营权
三 其他相关的征地权
第二节 失地农民经济权益损失的表现
一 征地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农民失地又失业
二 征地补偿范围小、标准低,农民所得补偿不足
三 征地补偿方式单一,失地农民缺乏最低生活保障
四 征地收益分配不合理
五 失地农民缺乏损失转嫁机制
六 失地农民缺乏其应有的征地知情权、参与权、抗争权、申诉权
七 失地农民就业权困难,缺乏社会保障,沦为社会“边缘人”
第二章 失地农民经济权益损失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现行征地制度的弊端
一 现行征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1.土地征收的前提
2.土地征收的主体是国家
3.土地征收必须予以补偿
二 现行征地制度的特殊性
三 现行征地制度的弊端
1.“公共利益”边界不明
2.征地程序缺乏公平、公正、公开性
3.征地补偿范围小、标准低
4.征地补偿方式、安置方式单一
第二节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一 农地产权制度的建立及其演变
二 农地产权制度的特性
三 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1.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概念模糊
2.农地集体产权制度不完备
第三章 失地农民经济权益损失的伦理分析
第一节 失地农民经济权益损失的非“经济正义”性
一 农地资源初始分配不正义
二 农地资源交换不正义
三 农地资源占有不正义
第二节 中西方“经济正义”伦理观的历史差异
一 西方“经济正义”观的源远流长
1.古希腊时期的经济正义观
2.近代经济正义思想
3.当代经济正义理论
二 中国历史上“经济正义”观的缺失
第四章 保障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理论指导与观念构建
第一节 保障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基本理论
一 产权理论
(一)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1.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争论
2.国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
(三)现代西方产权理论
1.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2.产权的形成机理及其社会功能
(四)国内理论界对产权的阐释
二 经济正义理论
(一)马克思的经济正义理论
1.关于贫困与不平等的根源
2.关于权利与自由平等的本质
3.关于社会资源的分配
(二)西方经济正义理论
1.森的“权利”、“自由”经济正义理论
2.罗尔斯的“公平”经济正义理论
3.诺齐克的“权利”经济正义理论
4.德沃金的“平等”经济正义理论
第二节 保障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观念构建
一 科学发展观
二 权利观
三 自由、平等观
四 正义观
第五章 保障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制度建设
第一节 国外土地征收制度的借鉴
一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
二 实施“完全补偿原则”
三 制定并遵守严格的征地程序
第二节 中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一 征地前提的限定
二 征地程序的规范
三 征地补偿方式的市场化
四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五 征地制度改革的政策举措
第三节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调整
一 农地产权制度调整的争鸣
二 “经济正义”观的确立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