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一本三化”模式研究:来自宜昌的中国经验

纸书售价: 52.8 纸书定价:¥66.0 电子书售价: 26.4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变迁
第一节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
一 单位——街居制时代:居委会统管
二 后工业时代:社区自治
三 信息时代:网格化管理
第二节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兴起的背景
一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内在逻辑: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差距
(二)外在条件:全球化的发展
二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兴起的制度背景
(一)社会领域的改革
(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三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兴起的理论背景
第三节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一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创新思路
(一)强政府与强社会相辅相成
(二)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同步进行
(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紧密结合
(四)本土化与国际化相融合
二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式选择
(一)一个宗旨
(二)两个平台
(三)三个主体
(四)四项策略
(五)五个机制
(六)N种模式
第四节 全国城市社会治理实践分析
一 “南通模式”的实践思考
(一)南通市社会治理创新的特点
(二)南通模式的基本经验
二 “兰州模式”的实质探究
(一)“民情流水线”管理模式的内容
(二)“民情流水线”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 “宁波模式”的理论解读
(一)宁波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特点
(二)宁波模式社会治理创新效应分析
四 借鉴与启示
(一)对人的管理与服务
(二)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三)对现代社会组织和社会人的规制
(四)应对社会风险,建立应急机制
第二章 “一本三化”宜昌模式概述
第一节 “一本三化”宜昌模式形成的背景与过程
一 “一本三化”模式形成的背景
(一)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已经成为宜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被确定为全国38个试点城市之一
(三)宜昌政务信息化大统一的建设模式取得的成果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一本三化”模式形成的过程
第二节 “一本三化”宜昌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 以人为本
二 网格化管理
三 信息化支撑
四 全程化服务
第三节 “一本三化”宜昌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 目标性
(一)长远目标
(二)现实目标
二 创新性
(一)创新社会治理理念
(二)创新网格化管理内涵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架构
(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五)创新部门服务管理机制
三 长效性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长效性
(二)社会组织作用的长效性
(三)社会化服务的长效性
(四)和谐社会建设的长效性
第三章 网格化管理
第一节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一 北京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的诞生
二 全国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三 深圳网格化发展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宜昌市网格化的基本要素与规范
一 基础网格划分依据与标准
二 部门专业网格划分的依据与标准
三 网格的数字化与空间化
第三节 网格员队伍建设
一 网格员的招录
二 网格员的基本规范
(一)规范工作职责
(二)规范工作时间
(三)规范工作流程
(四)规范工作行为
(五)规范工作基础
(六)规范工作考核
三 网格员的考核与待遇
四 网格员的思想建设
第四节 网格员的基本职能与延伸职能
一 政府购买服务的准入机制
二 网格员的综合履职
(一)信息采集
(二)综合治理
(三)劳动保障
(四)民政服务
(五)计划生育
(六)城市管理
(七)食品安全
(八)开展日常巡查
三 网格员的延伸社会服务职能
(一)收集社情民意
(二)履行双代服务
(三)开展宣传教育
(四)联络社区志愿者
第五节 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 上下结合管理的组织体系
(一)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对社区网格员实行“四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购买服务、统一薪酬待遇、统一综合履职、统一考核管理”
(二)各社区网格管理监管分中心与街道网格管理中心具体负责辖区内网格员的综合人事管理,协助市监管中心监督各项任务的落实。社区网格管理站负责网格员的日常管理
二 规范化、专业化的工作机制
(一)构建上下联动的网格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二)建立三项制度推进网格管理专职化
(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三 与社区专干的关系与区别
(一)在配备标准及录用上有不同
(二)在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上有不同
(三)在工作方式上有不同
(四)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上有不同
四 “社区e通”的运行规则
(一)“社区e通”的适用范围
(二)“社区e通”的产权与管理
(三)“社区e通”的故障、丢失赔偿责任
(四)“社区e通”话费及流量
第六节 网格员工作方法与难题破解
一 网格员的基本工作方法
二 网格员工作难题破解
第七节 网格化管理发展趋势及问题分析
一 网格员的身份与职位法律关系
二 网格员的发展空间
(一)对特别优秀的网格员给予招考优惠政策
(二)落实待遇保障,用待遇留人
(三)将网格员作为一种职业类别
(四)健全选拔培养制度,建立优秀网格员晋升激励机制
(五)各区对网格员和社区专干实行人员、经费、待遇“合一管理”
三 复制宜昌网格化管理模式需要防止的认识误区
(一)防止简单地以为划分了管理网格就是网格化管理了
(二)防止简单地以为买一个网格化管理软件就能解决“信息化支撑”了
(三)防止简单地以为有了社区网格员而部门在基层的责任就轻松了
(四)防止简单地以为有了网格员原来社区干部就没事干了
第四章 信息化支撑
第一节 总体框架
一 信息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网格划分数字化空间化
(二)网格员工作方式信息化
(三)网格员履职专职化、规范化
(四)综合信息平台的一体化
(五)以信息为“指挥棒”的服务管理智能化
二 信息支撑体系形成的过程
(一)构建人口基础信息系统,推动社情全摸清
(二)构建矛盾联动化解系统,推动矛盾全掌握
(三)构建社区综合服务系统,推动服务全方位
第二节 基础设施平台
一 电子政务专网
二 电子政务云平台
第三节 基础支撑平台
一 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一)系统建设
(二)数据库建设
(三)标准规范建设
二 部门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
(一)数据交换专网
(二)数据交换管理
(三)交换数据管理
(四)数据清洗
(五)比对核查
(六)数据关联
(七)数据入库
(八)数据联动
三 社区综合数据采集核查平台
第四节 基础应用平台
一 数字网格信息系统
二 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系统
三 人口基础信息系统
四 法人基础信息系统(见图4-10)
(一)法人库建设
(二)法人基本信息网格采集
(三)法人查询统计
(四)专题管理
五 社区网格管理信息系统
(一)网格员
(二)志愿者
(三)网格核查
(四)任务下派
(五)人口查询
(六)工作审核
(七)工作统计
六 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
(一)社区台账
(二)双代服务
(三)分类服务
(四)办件查询
(五)办件统计
(六)办事指南
(七)系统管理
(八)社区门户
(九)市民电子档案
(十)部门对接数据接口
第五节 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一 公安机关对接系统及应用
(一)规范房屋门牌地址信息管理
(二)两签收三比对
(三)跟进管理、跟进服务
二 消防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一)快速精准确定事发地点
(二)快速拟制救援最佳线路
(三)全面掌握事发地周边情况
三 人口计生与卫生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一)对接网格化管理,实现基础数据动态更新
(二)关联比对信息,提高源头数据准确性
(三)建立联动服务和管理工作平台,实现核查随访服务管理联动
四 人社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五 民政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六 司法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七 民宗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八 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九 城管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十 房管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
十一 工会对接系统及应用
第六节 农村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一 农村网格综合信息采集系统
二 农户基础信息系统
三 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系统
四 生产生活信息系统
(一)地图管理
(二)图层管理
(三)三权管理
(四)惠农管理
(五)生产生活条件管理
(六)查询统计
第五章 全程化服务
第一节 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一 把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重点和关键点
第二节 基本内容:两个周期全程化服务
一 “两个周期”全程化服务的基本内容
二 “两个周期”全程化服务的深入理解
第三节 基础支撑:建设两大信息平台
一 综合信息平台是全程化服务的基础
二 部门间信息联动平台是全程化服务的前提
第四节 基本措施:一对接两跟进
一 “一对接”:对接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
二 “两跟进”:跟进服务、跟进管理
三 部分职能部门“一对接两跟进”做法简介
(一)宜昌市工商局
(二)宜昌市人社局
(三)宜昌市卫计委
(四)宜昌市公安局
(五)宜昌市消防支队
(六)司法部门
第五节 基本成效来自市民与基层的体验
一 市民体验
二 部门干部体验
三 基层社区体验
第六节 完善提升向规范化、社会化发展
一 政务服务向规范化发展
(一)服务机制进一步规范
(二)服务项目进一步细化
(三)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
(四)服务主体进一步增加
(五)全程化服务的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 社会服务向系统化发展
(一)社会化服务有待统筹规划引导
(二)社区自治服务有待创新探索
第六章 “一本三化”组织推进体系
第一节 领导决策
一 务实管用的组织架构
二 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
三 决策层面的主要职能
第二节 推进架构
一 发挥核心部门主导作用
(一)核心推进层的主要职责
(二)核心推进层的主导方式
二 改革基层管理体制机制
(一)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方向
(二)基层资源有效整合方式
(三)“三个中心”(站)建设标准
(四)“三个中心”(站)运行方式
(五)三支队伍的使用与管理
三 建立日常监管督察制度
(一)全程电子监察
(二)行政日常督察
(三)年度目标考核
第三节 推进机制
一 部门联动
(一)一部门主导,多部门协同
(二)一方采集,多方响应
(三)一对接两跟进
二 上下齐动
(一)领导促动
(二)机制推动
(三)平台带动
三 内外互动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加强基层党建
(三)培育社会组织
(四)引导群众参与
第四节 推进策略
一 系统谋划,分步实施
二 试点突破,典型带动
三 分类指导,协调推进
四 完善政策,形成制度
第五节 改革与完善
一 明确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方向
二 推动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三 加快政府及其部门职能转变
第七章 “一本三化”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
第一节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性
一 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二 农村社会治理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差异
三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
四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 “三化四务”:“一本三化”在农村的延伸
一 “三化四务”基本内涵
(一)全面开展农村网格化管理
(二)加强农村自治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农村综合化服务能力
二 “三化四务”与“一本三化”的关系
(一)“三化四务”与“一本三化”的一致性
(二)“三化四务”与“一本三化”之拓展性
三 “三化四务”的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宜昌农村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
一 宜都市红花套镇渔洋溪村
二 夷陵区小溪塔街道仓屋榜村
第八章 “一本三化”模式的理论性探讨
第一节 “一本三化”模式的科学性
一 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二 政府指导下的社区自治
三 政府的无缝隙管理
第二节 “一本三化”模式的法理性
一 以数字网络为平台创新政务信息管理
二 以劳动合同为基础创新社区网格员人事管理
三 以社会调解为主导创新社会矛盾联动化解
四 以分配正义为先导创新特定人群服务
五 以法治系统为载体创新法务网格工程
六 以社会安全为价值导向创新治安防控法律制度
第三节 “一本三化”模式的创新性
一 服务方式创新
(一)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二)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
(三)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四)从事后处理向预警防治转变
二 组织结构创新
(一)纵向到底
(二)横向到边
三 工作流程创新
四 运行机制创新
(一)建立资源统筹机制
(二)健全民情研判机制
(三)构建民情信息化机制
(四)强化考核评价机制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