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研究

纸书售价: 46.4 纸书定价:¥58.0 电子书售价: 23.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概述
一 研究的背景
(一)赠予型资助及利弊分析②
(二)借贷型资助利弊分析
(三)以工代赈型资助及利弊分析
二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政治意义
三 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学费
二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三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①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
(二)国家助学金
(三)国家励志奖学金
(四)国家奖学金
(五)师范生免费教育
(六)国家助学贷款
(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八)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制度
(九)勤工助学
(十)其他资助政策与措施
四 教育公平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本书的研究思路
二 本书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分析
(二)问卷调查法
(三)定量分析法
三 本书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 相关实证研究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述评
(一)以“纯价格”假设研究为代表的观点
(二)以“纯收益方法”研究为代表的观点
二 国内研究述评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一)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提出的背景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依据
二 教育公平理论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及其政策问题讨论
一 理论分析框架
二 相关政策问题讨论
结语
第三章 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的公平问题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 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
(一)国家助学金
(二)政策执行
(三)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
二 公平
三 民族院校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 理论基础
(一)多学科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的内涵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相关研究评述
第四节 新中国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历史沿革与价值取向
一 新中国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高校助学金政策的产生(1949—1952)
(二)人民助学金政策的三次调整(1953—1965)
(三)人民助学金政策的停滞(1966—1992)
(四)国家助学金政策的恢复与发展(1993年至今)
二 国家助学金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助“学”与助“困”之争
(二)关于国家助学金政策价值取向的思考
第五节 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的公平现状调查
一 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统计方法
二 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公平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问卷的信度情况
(二)样本基本情况
(三)宣传与了解情况
(四)资助额度与资助对象的认知情况
(五)家庭贫困证明可信情况
(六)参与评定、透明与民主情况
(七)平分与挪用情况
(八)公平评价情况
三 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公平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学习不透彻
(二)学校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
(三)贫困生身份认定难度较大
(四)国家助学金评定环节的参与度较低
(五)存在平均主义思想
(六)缺乏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的监督惩罚机制
第六节 提升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公平程度的对策
一 建立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的宣传和监督机制
(一)深入开展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宣传工作
(二)加大国家助学金的投入力度
(三)建立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二 细化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环节
(一)完善贫困生身份及贫困等级认定工作
(二)规范评定方案和程序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
三 加强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中的学生主体教育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加强诚信教育工作
结语
第四章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现状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
(一)国家助学贷款
(二)政策执行
(三)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
二 民族院校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 理论基础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 前期酝酿阶段(1986—1999)
二 政策兴起阶段(1999—2004)
三 政策的稳步发展阶段(2004至今)
第五节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现状调查
一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内容
(四)统计工具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申请意愿与实际获得贷款情况
(三)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了解程度以及了解渠道
(四)申请贷款的原因和未申请贷款的原因
(五)贷款学生诚信问题
(六)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对学生的影响
(七)国家助学贷款还贷压力与所学专业还贷预期
(八)国家助学贷款改进意见
第六节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环境不完善
(一)法律体系建设不完善
(二)诚信体制建设滞后
二 政府缺位导致供给矛盾长期存在
三 国家助学贷款宣传不足
四 国家助学贷款资格审定机制不健全
五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缺乏灵活性
(一)国家助学贷款金额未能随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政策未能随就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六 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不足
(一)人员配置不合理
(二)缺少贷后干预
第七节 优化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环节的对策
一 创设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环境
(一)制定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法规体系
(二)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
(三)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监督与管理
二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助学贷款权责体系
(一)明确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主导作用
(二)经办银行转变认识,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积极性
(三)明确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职能
三 制定灵活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一)创新助学贷款项目并实行浮动贷款金额
(二)适当延长还款期限
(三)加强贷款者的道德教育
结语
第五章 民族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现状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 生源地助学贷款
二 民族地区
三 农村贫困地区
第三节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 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三)不对称信息理论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四节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沿革及解析
一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沿革
(一)探索与试点阶段
(二)调整与改进阶段
(三)提高与完善阶段
二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意义及进展情况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意义
(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进展的基本情况
三 生源地助学贷款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比较
(一)经办金融机构不同
(二)政策对象不同
(三)办理时间不同
(四)贷款期限不同
(五)担保方式不同
(六)风险补偿管理办法不同
第五节 民族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现状分析
一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调查
(一)宣传效果不到位
(二)资助办效率较低
(三)学生诚信度不高
(四)贷款额度只能基本满足
二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策宣传力度不足
(二)基层资助管理中心工作难落实
(三)部门分工不协调
(四)银行配合不积极
(五)贷款的信用存在风险
(六)还款要求烦琐且还款机制不完善
第六节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建议
一 加强对生源地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一)加大宣传力度
(二)加大对生源地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力度
二 完善贫困学生认定机制
三 引入保险机制参与贷后管理
(一)提高资助办效率
(二)引入保险机制参与贷后管理
(三)完善还款机制
结语
第六章 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问题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 勤工助学的内涵
二 勤工助学的政策规定
三 勤工助学体系
第三节 勤工助学政策的意义
一 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
二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 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四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第四节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历史考察
一 我国古代的勤工助学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勤工助学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勤工助学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勤工助学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勤工助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勤工助学
(四)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
第五节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调查
(一)高校勤工助学状况及效果问卷调查统计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三)高校勤工助学管理人员的访谈要点
(四)访谈结果分析
二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分析
(一)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主要成绩和优势
(二)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高校勤工助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对我国现阶段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一 建立和完善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体制机制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细化管理
(二)建议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勤工助学工作资金的扶持力度
(三)构建学生权益和安全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四)加强监管,推动勤工助学的基地化和产业化建设
(五)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切实落实高校勤工助学政策执行中的各个环节
(一)解放思想,大力拓宽勤工助学渠道
(二)实行弹性学分制,为勤工助学提供更宽松的环境
(三)抓好组织建设,完善组织机构的职能
(四)搞好制度建设,强化过程管理,保障勤工助学有序开展
(五)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勤工助学组织的凝聚力
(六)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七)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加强贫困生管理
三 提升学生参与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自主能力
(一)要解决贫困生问题,首先要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二)以德育教育工作为首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三)扶贫与励志相结合,注重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和培训
结语
第七章 贫困地区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 研究的背景
(一)农村家庭逐步成为农村教育投资决策的主体
(二)贫困地区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现状有待改善
二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
一 核心概念
(一)农民
(二)农户
(三)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
(四)投资行为
二 研究范围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 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第四节 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调查设计
(一)纳雍县概况
(二)调查对象概况
二 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动机
(二)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需求
(三)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内容
(四)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形式
(五)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选择
(六)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方向
(七)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三 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从纵向时间维度分析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能力的现状
(二)从横向地区维度分析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能力的现状
第五节 影响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因素分析
一 家庭收入对农户高等教育投资的影响
二 父母文化程度对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影响
三 户籍对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影响
四 子女对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影响
五 就业期望对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影响
第六节 激励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对策建议
一 提高农户家庭农业经济收入
(一)保持现有的农业支持政策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三)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二 提高农户家庭非农经济收入
(一)加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
(二)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三 营造良好的教育投资环境
(一)提高农户家庭父母文化素质
(二)促进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
四 提高农户家庭子女就业率
结语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