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冲突与协调: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利益选择

纸书售价: 24.0 纸书定价:¥24.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中国产业结构亟须调整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凸显
(二)产业政策效果遭质疑
二 研究意义: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路径
(一)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根源
(二)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协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 研究展望
四 主要概念界定
(一)超边际分析
(二)广义比较优势
(三)价值量生产率
第二章 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利益冲突
一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一)产业结构内涵及意义
(二)产业结构调整
二 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定位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二)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冲突
三 对产业政策的质疑
(一)产业政策的内涵及分类
(二)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
(三)对产业政策的质疑
四 产业政策的制定原则
第三章 政府与企业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广义比较优势
一 企业投资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关于比较优势理论适用性的争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演变
(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述与反思
二 广义比较优势的超边际分析模型
(一)广义比较优势思想的萌芽
(二)广义比较优势的定义
(三)广义比较优势的超边际分析
(四)广义比较优势的分工利益
三 政府对企业投资选择的影响
(一)交易效率的界定及相关概念
(二)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
(三)政府对交易效率的影响
第四章 广义比较优势的判定方法
一 比较优势的判定方法
(一)李嘉图对比较优势的判定
(二)依据HO模型作出的判定
(三)区位商方法
(四)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
(五)简评
二 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一)竞争力的定义
(二)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竞争力评价方法
三 生产率与竞争力的判定
(一)生产率的度量方法
(二)生产率的测定
(三)生产率与竞争力的判定
(四)结论
四 生产率与比较优势的判定
(一)实证检验证据
(二)李嘉图法: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回归
(三)生产率区位商法:广义比较优势指数
第五章 比较优势发挥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一 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概述
二 地区经济发展对比较优势偏离程度的度量
(一)传统的方法:显性比较优势法
(二)林毅夫等的方法:技术选择指数法
(三)本书的方法:投资选择指数法
三 比较优势发挥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地区经济发展对比较优势偏离的统计分析
(二)计量模型的构建
(三)数据选择及回归结果
四 结论
第六章 中国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及变动分析
一 对比较优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二)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三)回归结果分析
二 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一)中国成本优势的来源
(二)中国成本优势能够保持的原因
三 中国的成本优势还能走多远
(一)内部因素——要素成本上升
(二)相对发达国家工资上涨
(三)面临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竞争
四 理论和实证检验
(一)理论依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二)实证检验
五 中国交易效率的变化及比较
(一)交易技术的进步
(二)交易制度的进步
(三)交易效率的国际比较
六 结论及启示
第七章 中国分区域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一 几个关键问题的界定
(一)对中国区域的划分
(二)对产业范围的确定
(三)对产业类型的确定
二 判定指标及方法
(一)竞争力的判定
(二)竞争优势的判定指标及方法
(三)比较优势的判定指标及方法
三 各区域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行业分析
(一)总体分析
(二)分行业竞争力分析
(三)各区域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行业分析
四 总结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