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边疆少数民族村社治理研究:以云南省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傈僳族村为个案

纸书售价: 38.4 纸书定价:¥48.0 电子书售价: 19.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方法及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田野调查点——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傈僳族村社概况
第二章 民族村社治理理论
一 治理理论
(一)国内外学者针对治理概念的界定
(二)治理与统治
(三)治理与善治
二 村级治理
(一)村级治理的内涵
(二)村级治理的主要内容
(三)村民自治
1.村民自治的概念界定
2.村民自治的内容和方式
3.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4.村民自治的影响因素
三 民族村社治理
(一)有关民族村社治理的研究现状
(二)少数民族村社治理的特点
1.鲜明的民族性
2.村社治理的开创性与滞后性并存
3.治理村社的民族主体存在形式多样
(三)少数民族村社治理的影响因素
1.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2.民族村社治理所处的环境
3.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四)傈僳族村社——老木坝村村社治理概况
1.老木坝村社现行制度模式
2.老木坝村村社治理相关实践活动
第三章 傈僳族村社发展概述
一 傈僳族概况
(一)傈僳族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
(二)傈僳族历史沿革
二 傈僳族村社的特点
三 傈僳族村社的自然概况
(一)地理状况和气候特点
(二)物产及其他自然资源
(三)河流和水资源
四 傈僳族村社的生态环境建设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傈僳族村社历史上的生态环境
(三)傈僳族村社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四)傈僳族村社的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章 傈僳族村社治理主体
一 体制内治理主体
(一)乡镇政府
1.乡镇政权的重建
2.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
(二)村党支部
(三)村民委员会
(四)村民小组
二 体制外治理主体
(一)民族
(二)宗教
(三)家族(宗族)
第五章 傈僳族村社治理过程
一 体制内治理主体的治理机制
(一)乡镇党委、政府与老木坝村治的“指导—协助”关系
1.政治民主化方面
2.经济发展方面
3.社会服务方面
(二)老木坝村内部的“两委”运行模式及其关系
1.村党总支党员大会
2.村民委员会会议制度
3.村民代表大会制度
4.村民大会制度
二 傈僳族村民的政治参与
(一)傈僳族村民的政治参与形式
1.村党组织、村委会的选举和投票活动
2.政治集会——村民大会的组织参与
3.个别接触活动
4.抗议和暴力行动
(二)老木坝村村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三)影响老木坝村村民政治参与的因素
1.政治效能感
2.现状满足感
3.政治信任感
4.政治文化
5.村民对政治参与成本的考虑
三 体制外治理因素对傈僳族村社治理的影响
(一)村社内体制外职能组织
1.村民治保委员会
2.调解委员会
3.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
(二)宗族因素对傈僳族村治的影响
1.傈僳族社区内的家族
2.傈僳族家族构成
3.傈僳族的宗族内部关系
4.傈僳族的宗族组织对村社治理的作用
四 体制内外治理因素的互动与平衡
(一)体制内治理主体对体制外治理因素的组织、领导
(二)村社内部自然衍生的相关因素对村治的影响
第六章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
一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一)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评价指标遵循的原则
(二)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1.傈僳族村社政治治理效能指标
2.傈僳族村社经济治理效能指标
3.傈僳族村社社会治理效能指标
4.傈僳族村社文化治理效能指标
二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分析
(一)傈僳族村社政治治理效能
1.民主决策方面
2.政策执行方面
3.民主监督方面
(二)傈僳族村社经济治理效能
1.经济发展方面
2.经济调节方面
(三)傈僳族村社社会治理效能
1.医疗卫生与人口方面
2.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
3.公共基础设施方面
4.社会治安与安全生产方面
5.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方面
(四)傈僳族村社文化治理效能
1.教育方面
2.文化服务方面
第七章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提升路径
一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遵循的标尺
二 影响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的因素
(一)思想观念
(二)人力资源
(三)地理环境
(四)国家政策
(五)交通信息
三 提高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的路径选择
(一)解放思想、更新治理观念
(二)提高干部素质,树立服务意识
(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村社产业结构
(四)培养政治民主意识,推进政治生态建设
(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