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国际气候变化法框架下的中国低碳发展立法初探

On the legislation of China's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framework

纸书售价: 36.0 纸书定价:¥45.0 电子书售价: 18.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和结构
三 潜在的研究贡献
第一章 国际气候变化法框架体系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概述
一 国际环境法回顾
二 国际环境法来源
(一)条约
(二)国际习惯
(三)国际法的一般原则
(四)司法判决和国际法学家的著述
(五)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
三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一体化和相互依赖原则
(二)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原则
(三)跨境损害责任原则
(四)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原则
(五)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六)风险预防原则
(七)损害预防原则
(八)污染者付费原则
(九)人类共同遗产和共同关注原则
(十)良好治理的原则
四 国际环境法的领域
(一)跨境空气污染
(二)臭氧层破坏
(三)全球气候变化
(四)有害废弃物
(五)化学品
(六)海洋污染
(七)野生物种保护
(八)生物多样性
(九)生物安全
(十)淡水资源保护
(十一)沙漠化
(十二)山脉、森林和极地生态系统
(十三)人权与环境
(十四)贸易与环境
(十五)可再生能源
第三节 国际气候变化法
一 国际气候变化法概述
二 国际气候变化法发展回顾
三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制度的特点
(一)从立法角度来看
(二)从管理方式来看
(三)从结构来看
(四)从遵循的原则来看
第四节 未来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展望
一 《京都议定书》的优缺点
(一)《京都议定书》的优点
(二)《京都议定书》的不足
二 检验国际气候变化条约有效性的标准
(一)环境标准
(二)效率标准
(三)公平标准
(四)成本标准
(五)灵活性标准
(六)参与和履约标准
三 未来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立法初探
(一)未来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目标
(二)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立法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3.风险预防原则
4.公平原则
5.成本高效原则
(三)新的国际气候变法协议的法律要素
1.广泛的参与
2.长期性
3.灵活机制
4.技术创新和推广
5.与国际贸易体系的兼容和共存
6.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培养援助
7.适应气候变化措施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清洁发展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及国内立法初探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清洁发展机制是否促进碳减排?
第三节 清洁发展机制是否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清洁发展机制立法初探
一 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法基础
二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现状
(一)CDM市场发育不健全
(二)CDM项目区域分布不均衡
(三)CDM项目实施主体结构不平衡
(四)CDM项目构成结构不合理
(五)项目注册率和CERs签发率低
(六)缺乏减排指标的定价权
(七)CDM的可持续发展效益不高
(八)项目引进技术含量低
三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法律现状
四 清洁发展机制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
(一)立法目的
(二)中央和地方相辅相成原则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原则
(四)与国际法相接轨原则
(五)与国内其他法律相兼容原则
(六)公平与效率相兼顾原则
(七)加强公众监督与参与原则
(八)坚持透明公开原则
(九)与时俱进原则
五 清洁发展机制的立法要素
(一)CDM交易主体
1.CDM的项目实施方
2.CDM的项目购买方
3.项目中介咨询机构
4.项目经营实体
5.CDM行政主管机构
6.CDM执行理事会
(二)交易客体CERs的法律属性和所有权
(三)CDM项目收益分配
(四)项目主体和监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CDM服务行业规范
(六)CDM项目的政府责任
(七)项目合同的法律基础
(八)引入控制风险主体
(九)争议协调解决机制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十面霾伏”下的有中国特色碳税之路的法律思考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碳税法优缺点的理论分析
一 碳税法的理论渊源
二 碳税制度的优势
(一)促进低碳发展
(二)实施容易
(三)公平公正
(四)“双重红利”效应
三 碳税法实施的弊端
(一)影响企业竞争力
(二)增加生活成本
(三)管理难问题
(四)碳泄漏问题
四 碳税法在全球的实践考察
(一)实践考察之一:欧洲碳税法实施情况
1.芬兰
2.丹麦
3.挪威
4.瑞士
5.英国
6.荷兰
7.法国
(二)实践考察之二: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碳税法实施情况
1.美国
2.澳大利亚
3.加拿大
(三)实践考察之三:亚洲碳税法实施情况
第三节 国际碳税法经验对中国碳税立法的启示
一 碳税法的立法目的
二 碳税法的立法原则
(一)兼顾约束和激励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二)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原则
(三)坚持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
(四)“使用者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则
(五)循序渐进的原则
(六)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
(七)次优税收原则
(八)碳税征收的中性原则
(九)公开透明原则
(十)自愿与强制性减排相结合的原则
(十一)地区差异原则
三 碳税法的要素设计
(一)碳税的纳税环节
(二)碳税的征收对象
(三)碳税的征税方式
(四)碳税的税率设置
四 碳税法的实施
(一)碳税法的国际视角
(二)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协调与转化
(三)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制度
(四)加强部门间的横向配合和中央与地方的纵向协调
(五)提高公众减排意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碳交易立法正当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法思考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碳交易制度的国际法基础
第三节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
一 排放权市场不健全
二 碳交易体系的法律现状
第四节 欧美碳交易法实践和借鉴
一 欧盟
(一)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经验
1.碳交易体系分段式实施方案
2.集中管理与分权化治理相结合模式
3.开放兼容性特点
(二)欧盟碳交易市场的教训
二 美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法律制度经验
(一)区域温室气体倡议
(二)西部气候倡议
(三)气候行动储备
(四)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第五节 构建有中国特色碳排放权交易法的法律原则和要素
一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法的立法原则
(一)逐步推进原则
(二)激励与惩治相辅相成原则
(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四)政府监管责任法律化原则
(五)坚持适度原则
(六)坚持社会公平原则
(七)公开透明原则
(八)与国际相接轨原则
二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法的要素
(一)明确碳排放权所涉及的基本法律行为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
(三)碳排放权交易的客体及交易合同
(四)碳排放权交易的方式
(五)碳交易总量的确定
(六)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
(七)碳排放权的定价机制
(八)碳排放权申报登记结算机制
(九)碳排放量评价机制
第六节 结语
第五章 农业低碳化的法律政策思考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因素导致中国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第三节 政策讨论
第四节 低碳农业法初探
一 我国低碳农业法律现状
二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一)社会缺乏对低碳农业的认识
(二)农业器械不能适应低碳农业减排的要求
(三)对低碳农业的科技研发和推广不足
(四)与绿色农业相匹配的激励和补偿机制的缺失
三 国际立法经验借鉴
(一)澳大利亚的低碳农业倡议法案
(二)德国的生态农业法
(三)美国的低碳农业立法
四 我国低碳农业立法初探
(一)法律框架结构设想
(二)立法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3.奖罚分明原则
4.科教兴农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公开透明原则
7.中央与地方相协调原则
8.国际合作原则
(三)法律 要素
1.法律主体 、客体和管理执行机构
2.低碳农业的化肥使用
3.低碳农业的农药使用
4.低碳农业的能源使用
5.加强土壤碳汇效应的法律措施
第五节  结语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