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政党政治的概念、框架与实践: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学

纸书售价: 46.4 纸书定价:¥58.0 电子书售价: 23.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引子 当代世界没有政党的国家到底有多少个?
一 错误的答案
二 确切的回答
三 进一步的思考
导论 政党政治学的概念与框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学
一 时代诉求与经验积累:建立中国特色政党政治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 政党政治学的概念界定与学科框架
三 研究方法
(一)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二)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三)比较研究的方法
四 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学研究
第一章 政党的概念:歧义与辨析
一 政党的产生:群体利益抑或国家利益?
(一)群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论争
(二)“特殊利益”挑战“普遍利益”?
(三)概括性授权(out-line mandate):一种解决方案
(四)政党政府的权力限度:自制与他制
二 政党的目的:执掌政权抑或影响权力?
三 政党的组织特征:组织性与寡头统治铁律
(一)政党的组织性:一个并非严谨的论断
(二)组织性与寡头统治铁律:政党吞噬民主?
四 结语
第二章 政党组织结构之政党领袖
一 政党领袖的概念、功能及素质
(一)政党领袖的概念
(二)政党领袖的功能
(三)政党领袖应具备的素质
二 “人”与“党”的良性互动:政党领袖在塑造政党认同中的作用
三 认同“人”还是“党”:政党领袖认同在政党认同中的副作用
第三章 政党关系:范畴及其边界
一 政党关系的概念:狭义与广义
二 政党与国家:概念与关系
(一)国家的概念与特性
(二)政党与国家的差异
(三)政党与国家的关系模式
三 政党与政府的关系
(一)政府的概念与本质
(二)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模式
(三)政党政府还是政府政党——对西方政党政府再考察
四 政党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的定义
(二)政党与社会的关系:表达与控制
(三)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模式
五 政党与政党的关系
(一)概念
(二)分类与特点
六 政党关系的根源
(一)政党产生的政治条件
(二)政党起源的类型差异
(三)政党起源的类型差异决定了政党关系的不同
第四章 政党制度:分类、比较与评价标准
一 政党制度的分类
(一)传统的三分法
(二)五分法
二 政党制度的比较
(一)一党制的优点和弊端
(二)两党制的优点和弊端
(三)多党制的优点和弊端
三 政党制度的评价标准
第五章 政党文化:概念及其范畴
一 政党文化的概念
(一)政治文化角度
(二)组织文化角度
(三)文化学理论的角度
二 政党文化的特征
三 政党文化的要素
(一)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文化的核心性要素
(二)政党文化的标示性要素
(三)政党文化的评价性要素
四 政党文化的功能
(一)提供政治合法性的依据
(二)促进政党组织价值整合
(三)影响政党执政政策
(四)彰显政党形象,塑造政党认同
五 政党文化的发展
(一)政党意识形态的中间化
(二)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原因
(三)在选票与“认同”之间
第六章 政党功能:含义与内在逻辑
一 政党功能的含义
二 政党功能的内容
(一)汇集与反映民意
(二)制定政策
(三)实现政治理想
(四)甄选和培植政治人才
(五)组织与监督政府
(六)政治社会化
(七)政治发展
(八)政治稳定
(九)政治协调
三 政党功能的逻辑
(一)利益代表是政党功能的基础与根本
(二)影响权力是政党功能的直接目的与显著体现
(三)沟通国家与社会的桥梁应该是政党角色的基本定位
四 政党功能的缺位、越位与异化
第七章 政党发展:定义、视角及其趋势
一 政党发展的定义
二 政党发展的视角之一:人们对政党的态度
三 政党发展的视角之二:国家内部政党之间的互动形态
四 政党发展的视角之三:政党组织形态的变迁
(一)权贵型(Caucus Party)政党:政党的雏形
(二)大众型(Mass Party)政党:高政党认同度的政党
(三)兼容型(Catch-all Party)政党:政党认同的弱化
(四)卡特尔型政党:政党的危机
五 政党的未来:衰弱抑或强大?
(一)政党功能的转换——政党与社会、国家分析的视角
(二)当民主抛弃政党的时候?
六 结语
第八章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价值、挑战与回应
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价值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原理基础:个体差异性和历史必然性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制度价值:民主性和包容性
(三)中国政党制度的制度自信:自主性和适应性
二 政党体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一):党内民主的政治学审视:功能及其限度
(一)党内民主:含义及其原则
(二)党内民主的理论审视:功能与限度
(三)中国党内民主的制度欠缺
(四)结语
三 政党体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辨析与内在张力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缘起
(二)协商目的:理性表达、增进共识与实现整体性发展
(三)协商主体:主体广泛、平等与党的领导
(四)协商程序:程序正义与民主发展
四 政党体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三):一国两制与中国政党制度的衔接
(一)衔接的意义
(二)衔接的基础与条件
(三)衔接的路径
(四)余论: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五 政党体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四):政党认同理论视角下的政党改革
(一)概念界定与关系分析
(二)政党认同的形成基础
(三)中国政党认同的特殊性
(四)当前中国政党认同的现状——以大学生为例
(五)当前中国政党认同的现状之宏观原因分析
(六)我国巩固执政党认同的途径——以政党认同的形成基础为分析视角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