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回顾、反思与前瞻

纸书售价: 44.0 纸书定价:¥55.0 电子书售价: 22.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概念内涵:社区与社区建设
第一节 社区
一 社区概念
二 社区要素
三 社区功能
四 社区特征
五 社区分类
第二节 社区建设
一 社区建设内涵
二 社区建设内容
三 社区建设的对象
四 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
五 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
第二章 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历程与脉络
第一节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背景
一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宏观背景
1.城市化
2.社会转型
3.人类文明水平提高与人们需求增长
4.联合国社区发展运动
二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微观背景
1.“单位制”解体
2.人口流动
3.城市社会问题
4.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发展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历程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二 “单位—街居”制时期(1953—1976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三 社区服务时期①(1976—1991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四 探索初期(1991—1998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五 实验阶段(1998—2001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六 示范全面推进阶段(2001—2009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七 深化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的城市社区建设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脉络
一 地位提高:从拾遗补阙到发展战略
二 内容完善: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
三 主体多元:从政府行动到社会参与
四 关系理顺:从“垂直控制”到“横向协作”
五 重点转换:从社区设施到社区管理
六 决策自觉:从被动回应到主动筹划
七 建设策略:从实验示范到全面推进
1.城市社区建设的外生型特征明显
2.城市社区建设的内生型因子日渐萌发并壮大
3.城市社区建设未来路径: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第三章 现实解剖: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属性特征
第一节 概念内涵及引入
一 同构性概念内涵及引入
二 非平衡性概念内涵及引入
第二节 同构性与非平衡性体现
一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1.传统社区管理领导组织体系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2.改革后社区管理领导组织体系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3.社区组织体系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4.社区管理组织机构功能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二 社区公共服务与设施
1.社区服务项目内容及设施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2.全国四大区域①社区公共服务及设施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3.不同城市规模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4.城市内不同区位社区服务设施配置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5.不同居民收入类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三 社区组织人员配备
1.全国四大区域社区居委会人员配置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2.大中小城市规模社区居委会人员配置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3.城市内不同区位社区居委会人员配置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4.居民不同收入水平社区居委会人员配置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四 社区社会组织
1.全国四大区域社区社会组织分布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2.大中小城市规模的社区社会组织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3.城市内不同区位社区社会组织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4.不同居民收入类型社区社会组织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五 社区经费保障
1.全国四大区域社区经费保障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2.大中小城市社区经费保障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3.城市内不同区位社区经费保障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六 社区参与和民主自治
1.全国四大区域社区居民参与和民主自治
2.大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和民主自治
3.城市不同区位社区居民参与情况
4.不同居民收入类型社区的居民参与和民主自治情况
第三节 悖论解析与溯源
一 悖论与社区禀赋
1.悖论与社区自然禀赋
2.悖论与社区社会禀赋
二 悖论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三 悖论与政府行为
1.合作:中央引领与地方创新
2.博弈:中央决策与地方自主
四 悖论与社会行动
五 悖论与宏观制度环境
1.宏观制度环境与社区建设制度供给
2.宏观制度环境与社区建设主体行为
3.宏观制度环境与社区建设内容
第四章 模式反思: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逻辑与现实
第一节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内涵
一 模式与社区建设模式
二 外生型社区建设模式
第二节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逻辑
一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逻辑起点:秩序
二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目标:基层治理单元与生活共同体的纠葛
三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动力:政府需要与居民需求的交织
四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政府、市场、社会、居民的合作与错位
五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内容:“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失衡
六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路径:国家建构与社会演进的博弈
第三节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现实合理性
一 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与宏观背景
二 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制度环境
三 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四 社区建设资源的分配现实
五 城市社区建设的阶段性规律
第四节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实践困境
一 刚性社区管理消解政权建设目标实现
二 社区参与不足引发社区治理困难
三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方式单一导致供给不足与失衡
四 社区精神培育不足导致社区本质流失
第五章 未来展望: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模式选择: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
一 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二 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内涵
第二节 合作主义: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 合作主义的内涵
二 合作主义的选择与适用
第三节 主体界定:功能分化理论与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
一 功能分化理论
二 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界定
第四节 功能回归: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的功能与定位
一 党的领导
二 政府主导
三 社会行动
四 市场辅助
五 居民参与
第五节 合作互动: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主体行动机制
一 利益整合:合作互动机制的基础
二 平衡与协商:政府与社区
三 伙伴与共赢:政府与社会组织
四 互补与互限: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