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农地资源保护机制研究

纸书售价: 46.4 纸书定价:¥58.0 电子书售价: 23.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一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一)农地
(二)农地资源
(三)农地资源保护
二 研究路线与方法
(一)研究路线
(二)研究方法
1.整体的结构主义研究方法
2.理论概括与数理演绎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理论分析、博弈分析与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相互佐证的研究方法
4.比较研究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地资源保护的理念与动因
(二)影响农地资源保护的因素
(三)进行农地资源保护的价值及影响
(四)进行农地资源保护的目的
(五)进行农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政策评价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地保护现状研究
(二)关于农地资源保护的理念与动因研究
(三)影响农地资源保护的因素
(四)进行农地资源保护的价值及经济补偿研究
(五)农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六)农地资源保护目标
(七)农地资源保护体制机制
(八)进行农地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效果评价
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效果评价
2.土地用途管制效果评价
3.农地征用制度效果评价
三 文献评价
(一)国外研究系统值得借鉴
(二)国内研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三)综合评价与启示
第五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农地资源保护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农地产权理论
第二节 农地资源价值理论
第三节 公共物品及农地保护外部性理论
第四节 农地发展权理论
一 土地发展权购买
二 土地发展权转让
第五节 农地保护补偿理论
第六节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七节 农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三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农地资源保护机制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 美国的农地资源保护①
(一)美国农地资源保护的背景和目标
1.背景
2.美国农地资源保护目标
(二)美国农地资源保护发展历程
(三)美国的农地资源保护机制及主要措施
1.调节机制及政策措施
2.支出机制及政策措施
3.税收机制及政策措施
4.土地益权收购机制及政策措施
(四)美国农地资源保护的特点
1.法律法规与政策相互补充、配套实施
2.公众参与程度高,并构成第三部门
3.利用利益调节机制实现更有效的农地保护
4.美国农地保护目标多样化
(五)评价
二 加拿大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背景
(二)加拿大的农地保护制度
1.建立农地保护区和土地利用规划
2.农地保护新模式
(三)评价
第二节 欧洲英国、荷兰和法国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 英国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背景
(二)英国的农地制度
1.英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2.英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绿带政策
(三)评价
二 荷兰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背景
(二)荷兰农地资源保护主要措施
1.通过规划法保护农地
2.强势的荷兰政府力量
3.土地市场的作用
(三)评价
三 法国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背景
(二)法国的农地资源保护制度
1.法国的农地经营制度
2.法国的土地优先购买制度
(三)评价
第三节 亚洲日本、以色列和韩国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 日本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背景
(二)日本农地制度发展历程
(三)日本的农地资源保护政策
1.农地保有合理化制度
2.认定农业者制度
3.日本土地信托模式
(四)日本农地保护的特点
1.通过法律和规划实行严格的农地保护
2.城市化与农地保护协调发展
二 以色列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背景
(二)以色列的农地资源保护模式
(三)以色列的土地所有制以及农业组织
三 韩国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背景
(二)韩国农地保护的主要政策措施
1.与时俱进的农地权属法律制度
2.完善的土地规划管理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 新加坡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背景
(二)新加坡的郊区农业
1.农业类型和结构
2.农地布局
(三)评价
二 中国台湾的农地资源保护
(一)背景
(二)中国台湾农地保护政策演变
(三)中国台湾农地保护的政策措施
1.限制农地转移、变更用途的措施
2.强化农业主管机关在农地变更使用时的决策地位
3.限制农地继续分割
第五节 总结分析及对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借鉴
一 典型国家农地资源保护机制经验的比较和总结
(一)农地所有制
(二)农地资源保护机制
(三)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调节机制
(四)农地规划
二 对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二)借鉴与启示
1.农地资源保护目标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高度注重经济利益调节
3.法律法规与政策相互补充、配套实施
4.注重农地保护制度创新,形成公众参与农地保护制度环境氛围
5.重视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控制城市过度外延
6.支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模式,提高农地规模经营效率
第四章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基本状况、问题与原因
第一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政策制度及其演进
一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政策制度的形成与演进
(一)我国农地保护政策的萌芽期(1949—1978年)
(二)我国农地保护政策的觉醒期(1979—1985年)
(三)我国农地保护政策的形成期(1986—1997年)
(四)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发展期(1998—2003年)
(五)我国农地保护政策完善期(2004年至今)
二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政策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一)我国农地资源保护政策制度的核心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2.农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二)我国农地资源保护政策制度特点
(三)我国农地资源保护机制的主要缺陷与矛盾
第二节 我国农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一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二 中国农地资源的变化状况
三 中国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
第三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地方实践模式及评价
一 南阳市农地保护实践模式①
(一)南阳市概况
1.地理位置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农业发展状况
4.人口发展状况
(二)土地利用情况
(三)南阳市保护农地采取的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农地保护氛围
2.明确责任,严格耕地保护目标考评
3.加强监管,完善耕地保护的监管体系
4.强化土地开发整理监管项目管理
5.建立和完善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制度
二 商丘市农地保护实践模式
(一)商丘市概况
1.地理位置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农业发展状况
4.人口发展状况
(二)土地利用情况
(三)商丘市保护农地措施
1.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
2.明确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共同机制
3.积极推行土地协管员制度
4.积极探索互换并地工作
5.加强土地执法,落实占补平衡制度
三 武汉市农地保护实践模式
(一)武汉市的概况
1.地理位置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农业发展状况
4.人口发展状况
(二)武汉市土地利用状况
(三)近几年武汉市耕地资源变化情况分析
(四)武汉市采取的耕地保护措施
1.建设高产农田
2.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3.重视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4.建立共同责任机制
四 成都市农地保护新举措
五 评价
第四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行政垄断
二 农地产权制度不健全
三 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
四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薄弱
五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困难
六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存在诸多隐患
七 基本农田保护措施落实难
八 土地执法和督察制度落实不到位
第五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中问题原因分析
一 土地市场发展及法律制度滞后
(一)土地价格双轨制扭曲了市场功能
(二)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法律框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
二 征地制度不健全,农地价格扭曲
(一)征地范围模糊,征地权利被滥用
(二)土地征收程序不完善
(三)征地补偿标准低
(四)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三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缺陷
(一)所有权主体模糊
(二)产权内容残缺
(三)产权结构扭曲
四 农地保护激励与补偿机制不健全
五 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
(一)地方政府行为与中央政府保护农地的目标不一致
(二)地方政府政绩最大化与失地农民利益无保障的矛盾
(三)开发商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被征地村集体组织与被征地农民之间利益的多重性
六 信息不完善,影响政府的正确性决策
七 农地保护机制的监管缺乏力度,土地违法行为普遍
第五章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以行政计划保护为主的农地保护绩效分析
一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主体界定
1.中央政府
2.地方政府
3.农民
二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参与主体行为的三方博弈分析
(一)三方博弈模型构建
(二)三方博弈模型分解
(三)模型结果分析
三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主要参与主体间的多维博弈分析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于农地保护目标的博弈分析
(二)地方政府与农民关于农地保护博弈的囚徒困境
(三)届际政府之间关于农地保护利益的纵向博弈
(四)区域间地方政府关于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横向博弈
(五)政府各职能部门农地保护执法监督博弈
(六)农民的农地保护博弈策略选择
第二节 我国不同市场化程度下农地资源保护绩效实证分析
一 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的农地资源保护绩效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1.现有农地保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
2.农地保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不同市场化程度省份农地资源保护效率的因子分析
1.样本数据选择
2.因子分析
3.Pearson相关性分析
4.截面数据实证分析结论
二 不同市场机制发育程度时期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绩效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不同市场机制发育程度时期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绩效的因子分析
(三)不同市场机制发育程度时期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实证研究结论
三 实证研究结论
第三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实地调查分析
一 调查总体设计
(一)调查区域的选择及概况
1.荥阳市王村镇X村的基本情况
2.南阳市卧龙区Y村基本情况
3.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S村基本情况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
(三)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二 调查结果分析
1.农户对农地功能作用的认知程度
2.农户对我国农地保护政策的了解程度
3.农户对农地保护目的认识
4.农户对农地保护责任人的认知
5.农户对参与农地保护重要性的认知
6.农民参与耕地保护意愿形式统计
7.参与农地保护对农户及其家庭带来有益影响的统计
8.农户对农业补贴金额标准的看法
9.履行农地保护职责每年每亩农地应得国家补贴数额的意愿统计
10.农户是否愿意自家土地被征收的调查
11.农民对承包土地经营所做打算统计
12.农民对所在地政府所开展农地保护工作的调查
13.农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14.农民对政府工作寄希望统计
15.问卷有效性检验
三 分析总结
第六章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市场机制构建及发展路径
第一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 城乡土地使用权权能平等一致性理论
二 农地资源市场机制保护的帕累托改进经济学原理
第二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 确立“五 位一体”保护目标原则
二 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原则
三 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第三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框架的构建
第四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的发展路径
一 我国农地资源市场机制保护的动力
(一)中央政府保护农地的动力
(二)地方政府保护农地的动力
(三)农户保护农地的动力
二 我国农地资源市场机制保护的路径选择
(一)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三)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建设
(四)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五)完善地方发展评价及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第七章 我国农地资源市场机制保护的配套政策与措施
第一节 市场机制保护框架下多重农地保护政策体系设计
一 建立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约束机制
二 完善和创新农地资源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三 创设农地资源保护激励机制
四 构建农地保护的利益调节机制
五 形成公众参与农地保护的制度环境氛围
六 发挥市场机制对农地资源保护的决定性作用
七 规范农地流转行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八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及中介服务组织
九 加强农地价格管理,建立城乡统一 的地价体系
十 借鉴“城市增长边界”理念,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
十一 加大对农地投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十二 加强区域合作,协调保护农地资源
第二节 农地资源市场机制保护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一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
二 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规模控制
三 土地法律调节
四 土地税收调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