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

纸书售价: 62.0 纸书定价:¥62.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一)城郊结合部:被忽视了的“边缘社区”
(二)社区和社区建设
(三)和谐社区建设的内涵意义
(四)研究价值与研究目的
二 西方的社区研究及借鉴启示
(一)社区理论
(二)社会系统理论
(三)社会行动理论
(四)社会冲突理论
(五)制度理论
(六)借鉴与启示
三 中国的城郊结合部研究综述
(一)城郊结合部的概念定义
(二)城郊结合部的基本特征
(三)城郊结合部的问题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四 研究的方法和目标
第一章 田野概况
一 调研案例
温州
(一)社区发展背景
(二)调研区域
(三)调研点
杭州
(一)社区发展背景
(二)调研区域
(三)调研点
湖州
(一)社区发展背景
(二)调研区域
(三)调研点
二 调研组织实施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
(三)调研步骤和安排
(四)调研规则和要求
三 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问题
(二)建设主体问题
(三)征地拆迁问题
(四)外来人口问题
(五)农民市民化问题
(六)社会治安问题
(七)环境污染问题
(八)文化冲突问题
第二章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的管理困境与体制完善
一 研究背景
二 城郊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基本现状
三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管理困境
(一)社区居民自治的薄弱
(二)居委会行政化严重
(三)社区管理的边缘化
(四)公共物品供给失衡
(五)社区内部群体区隔
四 推进管理创新,探索新型社区治理之路
(一)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
(二)居委会形象的重建
(三)体制创新与社区管理民主化
(四)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
(五)社区内部群体的融合
第三章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的主体与行动选择
一 研究背景
二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的多元主体
(一)居民
(二)政府
(三)社区党组织
(四)社区居委会
(五)企业
(六)民间组织
三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各建设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
(二)政府主体存在的问题
(三)社区党组织的问题
(四)社区居委会的问题
(五)企业的问题
(六)民间组织的问题
四 和谐社区建设中主体的协同合作与行动逻辑
(一)居民参与的扩大
(二)政府社区建设目标的明确
(三)社区党组织职责功能的拓展
(四)社区居委会行为方式的完善
(五)企业社区建设积极性的提升
(六)民间组织社区建设能力的挖掘
(七)探索多主体协同的社区共建新模式
第四章 城郊结合部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和解决机制
一 研究背景
二 调研概况与样本特征
(一)调研区域的征地拆迁概况
(二)样本基本特征
三 征地拆迁的制度安排与价值目标的实现
(一)征地拆迁的制度安排
(二)征地拆迁的价值目标体系
(三)征地拆迁的实施效果与价值目标
四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的再生产
(一)规划与政策制定阶段
(二)拆迁动员阶段
(三)评估和公示阶段
(四)确定补偿和实施拆迁阶段
(五)征地拆迁互动中展现的结构二重性
五 征地拆迁中的利益调控与矛盾解决机制
(一)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维护征地拆迁中的公平正义
(三)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协调
第五章 城郊结合部社区外来民工的生存状态和社会融合
一 研究背景
(一)农民工概况
(二)调研对象
二 外来民工的生存状态及问题
(一)就业状况、收入支出
(二)住房条件、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
(三)技能培训和子女教育
(四)生活感受和文化娱乐
(五)归属感
三 农村拆迁户、外来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
(一)三大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测量
(二)差异化的社会距离
(三)三大群体的社会互动形成
(四)社会结构对社会距离的形塑
四 外来民工生活状态的改善和社会融合的加快
(一)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改善外来民工的工作环境
(二)社区和民间组织为外来民工提供沟通渠道
(三)三大群体社会融合的多种选择
第六章 城郊结合部社区农民市民化进程和出路找寻
一 研究背景
二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一)从传统村社到现代社区的心理嬗变
(二)社会变迁中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社区居民行为习惯的改变
三 农民市民化进程的阻碍因素
(一)农民城市适应力较弱
(二)城郊农民易遭遇政策壁垒
(三)城郊农民人格尊严易被漠视
(四)新生代农民市民化的特殊困难
四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出路找寻
(一)农民城市适应性的提升
(二)以制度创新优化政策环境
(三)城郊农民人格尊严的维护
(四)新生代农民市民化的推进
第七章 城郊结合部社区的治安问题与综合治理
一 研究背景
二 城郊结合部社区和谐安全的影响因素
(一)流动人口多,治安管理难
(二)刑事犯罪高发,防控能力弱
(三)出租屋多,监管良策少
(四)小企业密布,安全生产隐患多
(五)矛盾纠纷多,邻里关系紧张
三 城郊结合部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
(一)确立治理理念
(二)整合治安力量
(三)明确工作要求
(四)健全体制机制
四 维护城郊结合部社区稳定有序的策略
(一)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二)做好犯罪防控工作
(三)规范出租屋管理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
(五)重视矛盾纠纷的解决
第八章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共生策略
一 研究背景
二 “公地悲剧”难题:城郊结合部的环境治理现状
(一)城乡环境污染负荷的双重夹击
(二)城郊结合部的污染转嫁问题日趋严重
三 “边缘社区难题”:城郊结合部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
(一)“惯性下滑状态”使新发展机遇丧失
(二)“候鸟心态”影响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确立
(三)“人口聚集效应”给环境容量施压
(四)“灰色地带”使环境监管出现“盲区”
四 发挥“双向辐射优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地缘纽带优势:连接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
(二)解压空间优势:缓解城市化、工业化压力的解压阀
(三)新生地带优势:充满活力的潜在发展空间
五 重视环保战略,建构“人与自然优质共生”体系
(一)实现“人与自然优质共生”应遵循的原则
(二)实现“人与自然优质共生”的关键环节
(三)多层次的共生体系构成
第九章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一 研究背景
二 城郊结合部社区的文化冲突
(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二)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
(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四)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五)社区人群价值观的多元化
(六)社区文化建设的薄弱
三 积极消解文化冲突,建设社区和谐文化
(一)文化整合与交融的实现
(二)核心价值观的导引
(三)文化建设的加强
四 宗族文化、宗教文化与社区和谐
(一)宗族文化的遗存对社区和谐的影响
(二)宗教文化的勃兴对社区和谐的影响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一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关键问题与总体对策
(一)关键问题
(二)总体思路和对策
二 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研究的总结归纳
(一)思路观点有创新
(二)研究方法有特色
三 研究的进一步拓展:问题和方向
(一)研究的不足
(二)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附录1 温州黄龙街道强化社会管理调研札记
附录2 温州鹿城区双屿镇的社会管理现状调查
附录3 青园社区推进“四位一体”管理,建设和谐社区
附录4 目前外来人口在温州的总体情况——公安局调研笔记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