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问题研究

纸书售价: 38.4 纸书定价:¥48.0 电子书售价: 19.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现实背景
(二)研究价值
1.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三)问题界定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网络政治的研究
1.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2.从政治稳定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3.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二)关于网络民意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互联网引发公共领域结构变革
第一节 公共领域:理性批判的公共话语空间
一 公共领域:哈贝马斯的理想规划
(一)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
(二)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公众、舆论和媒介
1.公共领域的主体——平等的公众
2.公共领域的理性共识——理性批判的公众舆论
3.公共领域的现实载体——公共媒介
(三)公共领域的存在基础: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
(四)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不同类型的公共领域
1.社会公共领域
2.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3.公共领域的大众民主模式
二 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
(一)对公共性的高扬
(二)对理性批判的推崇
(三)对空间自由的坚持
(四)对多元性的包容
三 公共领域存在的价值
(一)个体需求与公共利益的整合机制
(二)私权利对公权力的制衡机制
(三)国家与社会的对话沟通机制
第二节 结构失衡:中国语境下公共领域的失范
一 中国公共领域的现实存在
(一)近现代中国“公”(国家)与“私”(社会)的分化
1.传统中国文化的重“公”抑“私”
2.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3.现代中国个体权利意识的树立
(二)报刊媒介催生的“公共论坛”
(三)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初步形成
二 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失衡
(一)公众主体意识缺失,精英模式主导舆论表达
1.公众的主体意识缺乏
2.精英主导话语权
(二)意识形态主导,媒介批判精神流失
1.主流意识形态深度介入
2.媒介批判性功能流失
(三)准入条件限制,空间开放度不足
1.政治准入限制
2.市场选择机制
第三节 网络空间: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变革
一 互联网成为公共讨论的新兴平台
(一)网民: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二)SNS:网络媒体的社会化
(三)网络舆论:介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二 网络之于公共领域的影响
(一)突破传统公共领域的准入限制
(二)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动摇精英话语的主导地位
三 网络公共领域:实践公共领域的理想
(一)参与主体:平民对话精英
(二)互动结构:网状取代线性
(三)公共舆论:网络民意引导社会舆论
第二章 网络民意:公共领域的新生力量
第一节 网络民意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国网络民意初展“拳脚”
(一)审视中国法治进程
1.孙志刚事件:结束收容遣送制度
2.黄静案:加速司法鉴定改革
3.邓玉娇案:监督司法公正
(二)改变官民博弈格局
1.厦门PX项目事件:否决政府决策
2.“最牛钉子户”:直逼《物权法》
(三)监督政府不当行为
1.“天价烟事件”:开启网络反腐先河
2.公务员公费出国旅游事件:监督政府财政支出
3.“钓鱼执法”事件:质询政府公正执法
(四)主动参与社会管理
1.华南虎照片事件:民意戳破谎言
2.汶川地震报道:迅速传递灾情
3.“反CNN②”事件:民意直面偏见
二 网络民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起步阶段(1994年至1999年)
(二)初步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3年)
(三)迅速发展阶段(2004年至2007年)
(四)逐渐成熟阶段(2008年至今)
三 网络民意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分析
(一)民主政治的推进
(二)公民意识的成长
(三)“官民冲突”的不断
(四)传统表达的低效
(五)网民结构的优化
第二节 网络民意的内容与形式
一 网络民意的基本内涵
(一)网络民意的基本含义
(二)网络民意的基本要素
1.网民
2.公共事务
3.情绪、意愿、态度、意见
4.时空因素
(三)网络民意的主要特征
1.网络民意表达主体的匿名性与平等性
2.网络民意关注议题的公共性与多样性
3.网络民意表达方式的便捷性与符号性
4.网络民意传播环境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5.网络民意影响程度的广泛性与深入性
二 网络民意的承载形式
(一)网络民意的私下传播
1.电子邮件系统
2.即时通信软件
(二)网络民意的公开表达
1.网站新闻跟帖
2.网络虚拟社区
(三)网络民意的核心阵地
三 网络民意的传播机制
(一)发帖跟帖汇聚民意偏好
1.论坛热帖设置
2.新闻跟帖机制
3.网民转帖行为
(二)情绪发泄助长民意表达
1.持续不断的话题讨论
2.出人意料的词语流传
3.跌宕起伏的故事叙述
(三)互动认同促成民意蔓延
1.陌生人之间的互动认同
2.网上网下的互动认可
第三节 网络民意的功能与效应
一 网络民意的基本功能
(一)优化传统民意表达的主体结构
(二)改变民意表达的议题选择
(三)拓展民意表达的沟通渠道
(四)鼓励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五)增强民意表达的输出强度
二 网络民意的现实效应
(一)沉默螺旋效应
(二)多米诺效应
(三)羊群效应
(四)聚合放大效应
第三章 网络民意挑战政府管理权威
第一节 网络民意的发展态势
一 网络民意载体的新进展
(一)互联网与手机网络相互连接,拓展了网络民意的影响范围
1.微型博客与手机终端的链接
2.微型视频与手机终端的链接
(二)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互动强化,增强了网络民意的影响力度
1.网民的关注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新闻选择机制
2.主流媒体的响应扩大网络民意影响力
二 网民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
(一)网民间的阶层分野渐次出现
(二)网民的社会关怀持续上升
(三)网民行为的组织化程度正在提高
(四)网民行为的非理性依然存在
(五)网络上官民良性互动格局正在形成
三 网民社会的非常态心理
(一)“仇富”、“仇官”的平民情结
(二)挫折、不安的焦虑情绪
(三)盲目、冲动的宣泄情怀
四 网络民意表达的无序性
(一)虚假言论,误导民意
(二)“网络推手”,操控民意
(三)“群体极化”,盲导民意
(四)“多数暴政”,扭曲民意
(五)“数字鸿沟”,稀释民意
第二节 网络民意对政府管理的挑战和影响
一 网络民意冲击政府管理理念
(一)冲击政府管制理念
1.网络民意以社会力量稀释政府权力的中心地位
2.网络民意以信息自由消解政府信息的垄断地位
(二)冲击政府“为民做主”理念
(三)冲击政府“官本位”理念
(四)冲击政府“围墙政治”理念
二 网络民意直面政府管理弊病
(一)直面政府作为不当
(二)直面官员行为失检
(三)直面政府职能履行不力
三 网络民意检视政府行政效能
(一)质疑政府公共决策的合理性
(二)检视政府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三)挑战政府主流舆论的导向性
四 网络民意考验政府治理能力
(一)考验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
(二)考验政府的社会协调能力
(三)考验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四)考验政府的民意吸纳能力
第三节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消极选择
一 政府对网络民意的消极认知
(一)网民是“暴民”
(二)网络民意是“洪水猛兽”
(三)网络民意不具有代表性
二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消极作为
(一)强权压制
(二)堵截过滤
(三)避重就轻
(四)表面敷衍
第四章 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理性选择
第一节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认知定位
一 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积极定位
(一)堵不得的信息渠道
1.网络民意是现实民意在网络空间的映射
2.网络民意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
3.网络民意的自主表达弥补了代议制民主的不足
(二)具张力的民意表达
1.网络民意具有极强的表达张力
2.网络民意是社会情绪的宣泄口
(三)供参考的决策依据
(四)需引导的公众参与
1.网络民意表达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
2.网络民意表达的非理性需要甄别引导
二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基本原则
(一)以公共利益为根本
(二)以实事求是为基础
(三)以权利保障为前提
(四)以疏导沟通为渠道
(五)以信息公开为契机
三 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基本目标
(一)信息发布与网络互动的统一
(二)分析甄别与化解落实的统一
(三)网络民意与非网络民意的统一
(四)鼓励表达与规范引导的统一
第二节 政府整合网络民意的机制设置
一 建立网上官民的互动机制:及时捕捉民意
(一)打造网上民意社区
1.建立民意诉求的在线征集机制
2.建立部门反馈的在线回复机制
3.建立直接沟通的在线访谈机制
4.建立政府与媒体的信息联动机制
(二)开展网络民意调查
(三)发挥政府网站优势
1.及时披露重要信息,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
2.丰富对话形式,推进政府与公众的零距离交流
3.健全问责机制,强化网络民情收集处理
二 建立网络民意的甄别机制:全面把握民意
(一)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二)建立网络舆情分析制度
三 建立网络民意的回应机制:主动应对民意
(一)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二)建立专家与咨询机构的支持机制
四 建立网络表达的规范机制:正确引导民意
(一)法规政策的规范
(二)议题设置的导向
(三)主流媒体的引导
1.彰显主流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2.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领导力
3.促成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合力
(四)意见领袖的影响
五 建立网络文化的孕育机制:科学塑造民意
(一)建设极具影响的网络文化平台
(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三)推出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精品
(四)倡导严格自律的网络公民素养
第三节 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行为选择
一 切实转变政府行为模式
(一)从偏重管制转向偏重服务
(二)从“为民做主”转向“让民做主”
(三)从“暗箱操作”转向“阳光行政”
二 积极回应民众利益诉求
(一)及时表态掌握主动
(二)聚焦民生制定政策
(三)倾听民意科学决策
三 主动提高官员媒介素养
(一)提高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的紧迫性
(二)提高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的能力诉求
1.运用和管理互联网的能力
2.甄别和解读网络民意的能力
3.监管和引导网络民意的能力
4.把握和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
(三)提高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的途径选择
1.依托党校加强培训
2.创造条件主动接触
3.放宽环境突破形式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